生活因寬容而美好
人生在世,孰能無過?人生漫漫,其實充其量也不過幾十年,幾十年的光陰倏忽而過后,便覺時光過得太快了。人生苦短,短短的人生當中,幼時不知世故,青蔥茫然四顧,青年為前程奔波,中年為生活所累,春去秋來老將至,病痛又不邀而至……總之人生苦短。然而,在這短短的人生旅途中,有多少人心懷怨恨地生活著?不是怨恨同學就是怨恨同事、親朋,他們的胸膛里都是熊熊的怨恨之火,有時候一丁點兒的小矛盾引發的怨恨也會導致滅頂的災害。如果真的能夠拋掉這許多的怨恨,以博大的胸懷去寬容別人、原諒別人,就是一種很高的人生境界。
寬容是一種美德,如果我們不能以善良、忍耐和寬容的心情來包容這個世界,那么,這個世界上將永遠是憂傷和哀嘆,而快樂與幸福將遠離我們。有人不明白,寬容到底是什么?當一只腳踩到了紫羅蘭的花瓣上,而我們的鞋底卻保留著花的香味,這就是寬容的最好詮釋。古人云:“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誰都有犯錯誤的時候,更何況“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當一個人無意犯下了錯誤,或者是傷害了你的時候,何不給對方一個寬容的微笑呢?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一支部隊在森林中與敵軍相遇,經過了一場激烈的戰爭之后,兩名戰士與部隊失去了聯系,兩人只好相依為命。兩人來自同一個小鎮,他們在森林中艱難跋涉,互相安慰,可是,10多天過去了,他們仍然沒有與部隊聯系上。有一天,他們打死了一只鹿,他們憑著鹿肉艱難地度過了幾天。也許是戰爭使動物都逃走或被殺光了,他們再也沒看到任何動物,兩名戰士只剩下一點鹿肉,繼續前行。
這一天,兩名戰士在森林中與敵人相遇,經過激戰,兩人巧妙地避開了敵人。就在他們脫離了危險的時候,卻聽到一聲槍響,走在前面的年輕戰士中了一槍,幸運的是傷在肩膀上。后面的那位戰士惶恐不安地跑過來,他害怕得語無倫次,抱著戰友的身體淚流不止,趕快撕下自己的襯衣將戰友的傷口包扎好。那天晚上,沒有受傷的戰士一直念叨著母親的名字,他們都認為自己熬不過這一關了,盡管他們十分饑餓,但誰也沒有動身邊的鹿肉。不過,幸運的是,第二天部隊救出了他們。
30年過去了,那位受傷的戰士說:“我知道是誰開的那一槍,就是我的戰友,當時在他抱住我時,我感覺到他的槍管是熱的,我怎么也不明白,他為什么對我開槍?但是,當天晚上我就原諒了他,我知道他想獨吞那點鹿肉,他想為了母親而活下來。在以后的30年里,我假裝根本不知道這件事,也從來不提起這件事。戰爭太殘酷了,他的母親還是沒有等到他回來,我和戰友一起祭奠了他的母親。在那一天,戰友跪下來,請求我原諒他,我沒有讓他繼續說下去,我們做了幾十年的朋友,我寬恕了他。”
即使戰友傷害了自己,戰士依然決定以寬容來對待他,在他原諒戰友的那一刻,他自己的心靈也得到了升華。
對于他人無意或有意犯下的過錯,我們要學會諒解,放下心中的憤怒與仇恨,以平和心態來對待。報復,只會讓我們獲得一種暫時的快感,而之后的日子里,我們都將在悔恨與內疚中度過,因為我們永遠背上了道德的枷鎖。但是,以平和的心態對待,以寬容的姿態擁抱對方,才是最紳士、最高雅的懲罰,以德報怨,這樣,我們就不會后悔了。
當然,要做到豁達包容,也不是一件易事,需要我們做到以下幾點。
1.換位思考,理解他人
對于他人的過錯,在我們看來,可能令人無法原諒,但如果我們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可能我們會發現,原來也是情有可原的。
2.把注意力從別人的錯誤上移開,轉而關注自己內心的感受
其實,你在心里是否原諒別人的錯誤,對別人沒有什么影響,而對你自己卻有很大的影響。不原諒的話,你會變得怨恨、痛苦、難受。如果我們是愛惜自己的,希望自己的內心是舒適的,那么你便應該去選擇原諒,而不是讓自己的心里難受、痛苦。原諒別人,實質上你什么都沒有做,只是把自己從別人帶給你的負面影響及傷害中解脫出來。是否原諒,表面上看是個包容和胸襟的問題,其實,它是一個懂不懂得自愛的問題。在這樣的一個社會當中,我們必定會受到別人的很多欺負、傷害或冤枉,但我們千萬不要傷害自己。
另外,對于犯錯卻已經悔過自新的人,如果不懂得寬容他們,而是繼續以一種另類的責備的眼光看待他們,給他們貼上“罪人”的標簽,全盤否認他們的同時,你得到了什么?選擇原諒,情況會循一條神奇的軌跡轉變。當我們改變了,別人也會跟著變。我們改變待人的態度,別人也會調整他們的行為。在我們改變對事物觀點的同時,別人也會隨著我們的新期望做出反應。
如果我們認為某件事極度不可原諒,便會因為心理的不平衡,慢慢產生仇恨,如果我們能夠在旁人的勸說下改變仇恨的心態,給犯錯誤的人一個懺悔的機會,一點點去原諒他的錯誤,最終寬恕他,自己也能盡早走出仇恨籠罩的陰影,見到光明;但如果我們無視旁人的好言相勸,一意孤行地抱著仇恨的心理,以無法原諒作為仇恨的借口,那么,結果必將是使別人痛苦的同時,也讓我們自己的內心受到極度的煎熬。
上一篇:甘受寂寞和孤獨,迎來成功的曙光
下一篇:用與眾不同的思維模式成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