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泥沙俱下,學會帶著問題往前走
前段時間我跟一位朋友聊天,他抱怨自己的公司總是頻繁地出問題,為此頭疼不已。其實,他這家公司已經成立兩年,收入從0增長到300萬,經營得還算不錯。
我問他:“你期待的公司是一個什么樣的狀況?或者說,你認為什么時候公司會沒有問題?”朋友撇嘴一笑,說:“估計是關門那天吧!”
我想,無論是經營企業(yè),還是經營人生,我們永遠都不能指望日子平順得像一條直線,那就失去了生活的味道和意義。就算你解決了眼下的問題,解決掉了一批問題,也不代表今后就可以一帆風順;而你的解決方案,還可能還會導致下一批問題的產生。
就像電影《蝴蝶效應》里呈現的那樣,卡在某個時間節(jié)點上,想著把這個問題處理掉,一切都會不一樣,此刻的麻煩和痛苦就會消失。結果呢?就算我們真回到了那個節(jié)點,把當時的問題事件解決了,就會發(fā)現又冒出了更棘手的問題,還不如當初。
所以,什么時候能把生活中的問題都解決掉?答案只有一個:永遠不可能。
抖音上有一條播放量超過3000萬的視頻:一個女孩,因腎結石卡在輸尿管,導致身患復雜的慢性病。女孩一邊四處求醫(yī)治療,一邊繼續(xù)追逐她的“民宿夢”,一套又一套地改造“老破小”的房子,把它們變成美麗而有情調的民宿,接待游客。女孩的心態(tài)比較穩(wěn)定,她說:“我不是每一天都在生病,正常的時候,我也想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為夢想努力奮斗。”
帶著病痛努力生活,這是視頻傳遞出來的力量。然而,面對這件事,很多人卻會陷入沉思中,并提出質疑:生病了,不是應該先去看病嗎?不是應該等病好了,再想著化妝錄視頻、吸引粉絲賺錢嗎?一門心思想賺錢,會不會是騙子?
實際上,這就是典型的“消滅問題”的邏輯:問題不解決之前,人生就只剩下解決問題這一件事,因為失控的人生,沒有辦法繼續(xù)。秉持這種邏輯的人,可能忽略了一個真相:有些問題可以解決,有些問題短時間內無法解決,甚至還有一些問題,終生無解。
資深的商業(yè)研究者張瀟雨老師,曾經說過這樣一番話:“人生中的絕大部分問題,都像是一塊布上的褶皺。解決它的辦法,不是跟這個褶皺的部分較勁,而是把布的其他地方鋪平,這個褶皺自然就消失了。”
生活的真實面貌,就是泥沙俱下,鮮花與荊棘并存。我們一直強調人要學會在挫折中成長,但成長并不意味著要把所有的問題都解決掉,而是意味著我們透過眼下的問題,可以錘煉出更強的能力,繼而去處理更大、更復雜的問題。反過來說,當我們能夠面對和解決越來越大的問題時,也就意味著我們自身的優(yōu)勢與能力在提升。
我們不能聚焦于問題本身,而是要著眼于自身的整體狀態(tài),不斷地去優(yōu)化和提升,帶著問題積極地生活。每一個問題,都有其發(fā)生和存續(xù)的機緣。當時空更迭,規(guī)律顯現,而我們又以更加飽滿、更有智慧的狀態(tài)重新審視它時,可能一切就迎刃而解了。
當然,在這個問題過后,還會有新的問題呈現,因為生活就是被一個又一個問題串聯(lián)起來的。我們要學會的是,接受變化,接受不確定性,接受問題層出不窮的事實。面對問題,我們更需要有說“是”的勇氣,在我們接受問題的那一瞬間,它就不再是一個問題,因為我們停止了給它能量。反之,越是說不該如此,問題就會變得更加棘手。
不圓滿是生命的形式,身為普通人,我們都要接受對生命說“是”的挑戰(zhàn),接受不完美,接受局限,接受生命此刻所呈現的樣子。對生命說“是”,對生命中遭遇到的任何狀況說“是”,才是最佳的生活方式。
上一篇:生活永遠無法預知,試著把握現在
下一篇:用心呼吸,活在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