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自己的原因,哪有那么多的借口
杰出的人認為,借口永遠是弱者的可憐宣言。在失敗面前不要為自己找借口,否則,欺騙的只是自己。
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聽到一些人抱怨:“這個工作太難了,所以才會……”“如果不是因為……”這些人一直在為自己沒有完成工作找借口。很多人不明白找借口只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工作再困難、時間再短暫,你終究還是要將工作完成。與其花時間和精力找借口為自己開脫,不如靜下心來,好好找一個能將問題盡快解決的可行辦法。
前幾年有一本暢銷書叫作《致加西亞的信》。在這本書中,作者描寫了一位名為羅文的中尉和發生在他身上的一段故事。1898年,為了從西班牙殖民者手中獲得自由,古巴人民進行著浴血奮戰。在此之前,美國將一支艦隊停靠在哈瓦那海灣,密切關注著局勢的變化。古巴雖小,但是牽涉著美國的諸多利益。狂妄的西班牙人把美國艦隊擊沉了,美國憤怒了,他們要向西班牙宣戰。為了取得和古巴人民的合作,美國總統寫了一封信,需要派人把它交到古巴起義軍首領加西亞將軍手中。誰能完成這個任務?美國軍事局局長瓦格納向麥金萊總統建議,羅文中尉可以勝任。于是總統召見了羅文:“你必須把信交給加西亞,他在古巴某個地方,你必須自主計劃行動,獨自完成任務。”羅文接到任務后,什么話也沒有說,什么問題也沒有問,只是把信仔細地裝在上衣口袋里,轉身走了出去。一段時間后,麥金萊總統再次見到羅文,并從他手中接過加西亞將軍的信。羅文出色地完成了任務,并帶回了重要的軍事情報。
羅文遇事沉穩、果敢、堅毅,不為自己找任何借口,這就是他能成功的原因。什么樣的員工才是世界上最優秀的員工,那就是——無論有多大的困難,無論有多少麻煩,無論在什么職位,都一直在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而不是一直在為自己找借口的人。
曾經有一個寓言故事。甲、乙兩個裁縫在交班時,裁縫甲要把手中的針交給裁縫乙。突然,針掉到了地上,由于當時是晚上,燈光昏暗,很難尋找,這時甲、乙兩人怎么辦呢?可能會出現以下三種情況。
第一種:甲、乙兩人開始為此爭吵,他們一定要分辨出到底是誰的責任,然后由該負責任的人把針找到。
第二種:甲、乙兩人二話不說,紛紛趴在地上開始找針。
第三種:甲、乙兩人馬上確定分工,一個在右邊找,一個在左邊找。
以上三種情況哪一種最有可能先找到針?
幾乎所有的人都知道第三種情況能最快找到針。如果總是埋怨對方,總是為自己找借口,事情永遠辦不好。故事很簡單,但是蘊涵的哲理卻很深刻,如果兩個人各自為自己開脫,“這與我沒關系”“這不是我的責任”,那么只能讓麻煩越變越大,根本就不能解決問題。找各種借口為自己開脫,只會欲蓋彌彰。這樣一來,就會給自己的老板留下不能按時完成任務、能力差的印象。長此以往,這種人在公司的地位就會越來越低,其他人也不愿意與這種老是找借口的人合作,他們害怕有一天,這種人也會將所有的責任都推到他們身上。
也有一些人在遇到問題的時候,不會想著找借口,而是盡快想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將問題盡快解決。這樣的人責任心很強,他們對自己做不到的事不會找各種各樣的借口,他們會真誠地說出自己為什么沒能及時將問題解決,然后用各種辦法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問題解決。這樣的人是不會輕易許諾的,如果真的許下什么諾言,他們一定會想盡各種辦法實現諾言。
成功者信守自己的諾言,即使有什么問題沒有解決,他們也不會費盡心思地去找各種借口為自己辯白,而是將所有的情緒都放下,先解決問題,因為他們知道,解決問題才是最關鍵的。
上一篇:客觀地評價自己,是自尊與自愛的根基
下一篇:將“不可能”從你的字典里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