鑼鼓聽聲,聽話聽音
民間有句俗語叫,“鑼鼓聽聲,聽話聽音”。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聽別人說話時,不要僅僅理解他的字面意思,而應該通過他的語氣、神情,再結合說話的具體情境,了解他的真實意圖。中國漢字博大精深,雖然是相同的詞語,用在不同的地方卻會產生完全不同的意思。例如,“寶貝,我為你感到驕傲!”“孩子,你千萬不要學習驕傲的小公雞啊!”這兩句話里的“驕傲”,意思完全不同。這僅僅只是最簡單的區別。還有些話,必須結合說話時的情境,以及說話者的腔調、語氣等來分析其中蘊含的意思。只有深入了解語言的特性,在想要說服他人時,我們才能從字面理解他的深層意思,從而更好地把握其心理。
眼看著就要過春節了,李渡家里又展開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原來,李渡和他的妻子張瑜不是一個地方的人,李渡的老家在內蒙古,張瑜的老家在廣州。為此,每年春節即將到來時,他們都面臨一個莫大的難題:去誰家過春節。毫無疑問,兩邊的老人都想守著孩子過節,但是這么遙遠的距離導致他們根本不可能在春節假期里帶著孩子跑兩個地方。因此,他們必須取舍。
李渡對張瑜說:“寶貝,聽話啊,我爸爸媽媽年紀大了,我爸身體也不好。最主要的是,我爺爺今年還過八十大壽。你就和我回家吧,讓我爺爺高高興興地看著他的重孫子,過大壽。”不想,張瑜絲毫不為所動,她揶揄地說:“去年就是在你家過的,你好意思說嗎?你爺爺年紀大了,我奶奶還很年輕,就像是十八歲的小姑娘一樣還能再活一個八十歲呢!我爸媽兩年沒看到孫子了,也不想,反正每天打個電話就行了嘛!”聽了張瑜的話,李渡感受到了張瑜的不滿,想想去年就是回內蒙古過年的,他突然不好意思再強求張瑜了。
他試探著和張瑜商量:“那么,要不這樣吧,你帶著孩子回娘家,我回內蒙古給爺爺過個壽。”顯然,這個方案也無法讓張瑜滿意,她冷嘲熱諷地說:“好啊,索性從今年開始咱們就分開過年得了。回我家如果別人問起,我就說離了;你回你家呢,要是別人問起,你也說離了。”李渡滿臉尷尬,只好乖乖地定了全家人去廣州的機票,陪著張瑜和孩子回廣州過年。
原本,李渡想要說服張瑜,陪他回家過年。不想,張瑜冷嘲熱諷,正話反說,訴說了自己心中的不滿。她的訴說讓李渡無話可說,也不好意思繼續說服張瑜,只好主動繳械投降,當了張瑜的俘虜。很多時候,人們說的事情并不是真的想要表達字面的意思,只是借以表達內心的不滿,又不至于傷了和氣。
聰明的你們,在說服的過程中,也可以借鑒張瑜的做法,靈活運用語言,幫助自己爭取一定的福利,也讓對方在嬉笑中被你降服。
上一篇:迂回曲折的戰術總能皆大歡喜
下一篇:不必糾結,讓一切順其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