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讓人累,淡定才會悠然
人生無常,其不可確定性往往令人焦慮、恐慌。面對時刻都在變幻的世界,許多人都有一種無力感,太多的事情讓我們擔心了,而這種無止境的擔心會慢慢把我們逼到死角。
有一位曾經樂天知命的母親得了焦慮癥,她的女兒說:“母親現在變得非常神經質,總是一會兒擔心這個一會兒又擔心那個。”她舉了三個例子:
有一天,媽媽獨自一人開車去買東西,她把車停在停車場,然后到百貨公司去采購。等她帶著大包小包東西出來,走到停車場的時候,見到幾位警察等在她的車子旁邊。她慌了,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錯,慌亂之下,腦袋竟然一片空白,愣了好半天,才想起打電話給自己的女兒。
“我是媽媽啊!現在在××百貨公司的停車場,你趕快來!有好多警察圍住了我的車子,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事!你趕快來啊!”媽媽焦急地對著電話喊。
女兒正在開會,聽到媽媽的聲音已經變得顫抖,立刻對所有開會的同事道了歉,向總經理請了半天假,朝著不遠的百貨公司停車場急駛而去。當女兒趕到的時候,發(fā)現媽媽臉色發(fā)白,神情緊張。
女兒陪媽媽走到自己的車子旁邊,氣喘吁吁地問那幾位警察:
“警察先生,發(fā)生了什么事嗎?”
幾位警察愣了一下,其中一位說:“會發(fā)生什么事?警察也得有個地方站一站啊!”
第二次發(fā)生在家里。
女兒夫婦剛有了個女兒,父母都非常開心,每天樂呵呵地含飴弄孫。
不滿周歲的小孩子手指甲特別薄,就像刀片一樣,把外公的臉上抓得傷痕累累。
“天哪!你的臉怎么給抓成了這樣!”母親看到自己丈夫的臉叫了起來。
“那有什么辦法!我要出門了。”父親輕描淡寫地說。
可是母親并沒有因此罷休,她把外孫女抱過來貼在丈夫臉上說:“快,咬外公!”
外孫女剛長了幾顆牙,恰是見了什么東西都咬的時候,一張口,就在外公臉上咬了個齒痕。
丈夫不明所以,問妻子這是做什么,妻子理直氣壯地答道:“哼!我可不能讓人以為我欺負你,壞了我的名聲!如果有人問,你就讓他看看這個小牙痕。”
還有一次,發(fā)生在醫(yī)院里。
母親感染了流行性感冒住院,她躺在病床上沮喪地對家人說:“我……我可能不行了!”
原來母親發(fā)現醫(yī)生在自己的病歷上畫了一個驚嘆號,她認為自己肯定是得了絕癥。女兒無奈只好去找來護士,當著母親的面問她:“護士小姐,我媽說,她看到醫(yī)生在病歷表上畫了個大驚嘆號?”
護士回答:“是啊!那是指要打點滴,怎么啦?”
這位母親從樂天知命變成無時無刻不在焦慮、恐慌,給自己的生活帶來了許多煩惱。人生的“無常”有些來自環(huán)境的變化,有些來自本身的疏于管理。凡是我們事先預料不到的都稱做變量,凡是由平順突然走逆的都是無常。
人生無常、時起變化,所以引起我們焦慮、恐慌。然而,眼下,高血壓、心臟病、胃病、心理疾病等病患呈不斷上升的趨勢,這些病癥多半都和自身的情緒、壓力相關。
焦慮、恐慌的天敵是淡定、理性,一旦懂得怎么思考,知道怎么運用情緒的時候,就能掌控自己,就不會憂慮了。就像下面故事中的松鼠夫婦:
“睡覺吧,別再想了,明天還是一樣能過去的。”松鼠妻子勸慰丈夫說。松鼠丈夫輾轉反側,一直沒有入睡。
“你說,我能不急嗎?”松鼠丈夫滿面愁容,“為了辦我們的堅果加工廠,我向鄰居松鼠苦苦相求,好不容易才借了一筆錢,明天就該還錢了。可是,我們的加工食品還沒有出廠呢,我拿什么還啊!那個鄰居愛錢如命,催得比什么都緊,明天可怎么過啊?”說完又嘆了一口氣。
松鼠妻子說:“睡吧,到了明天自然會有辦法的。”
“可是真的一點辦法都沒有了。”丈夫抱著頭悶聲悶氣地說。
松鼠妻子忍無可忍,她跳出樹洞,對著鄰居高喊:“我丈夫明天可是沒有錢還你們的!”
她又回到床上,對丈夫說:“我想現在是他們睡不著了!”
不一會兒,松鼠丈夫就睡著了。
松鼠妻子的做法是非常高明的,她早就明白,擔心不會讓現實有任何改變,與其無止境地擔心下去,不如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她將“我丈夫明天可是沒有錢還你們的”喊出來讓鄰居知道,讓丈夫的心淡定下來,進而能夠輕松入睡,而不是在焦慮中煎熬。
生活原本應該是悠然的。之所以有很多人覺得煩惱多,被焦慮困擾,是因為他們的心態(tài)不對。如果每個人都懂得像松鼠妻子一樣給自己以淡定的心態(tài),那么生活就會呈現出它本來的樣子——悠然。
上一篇:淡泊名利才能寧靜悠然
下一篇:珍惜眼前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