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就是一場孤獨的旅行
我們都知道,大千世界,處處都是存在辯證法的,有得就有失,有失也有得,得與失是矛盾的統一體,要成功,就必須放棄享樂;要實現夢想,就必須放棄呼朋喚友。事實上,我們也不難發現,但凡做出一些成就的人,他們必定會經受一些磨難,吃盡苦頭,才能等到出頭之日,一鳴驚人。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選擇奮斗,選擇放棄喧鬧的娛樂生活,不斷地忍耐著痛苦與辛酸,精神上的,身體上的,那些痛徹心扉的日子,他們咬著牙,將滴落的血吞進肚子里。有時候,為了實現自己心中的理想,他們可能需要寄人籬下,甚至遭人白眼、受人諷刺,但他們都忍耐了過來,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放棄的就是暫時的享樂。但實際上,他們明白,他們最終會有守得云開見月明的一天,到那時,曾經孤獨的日子都會變成自己驕傲的過往。
在電影《神跡》中,維維安因為家境貧窮,從高中時期就開始勤工儉學,努力為自己積攢學費。然而,他辛辛苦苦攢了好幾年的錢,卻因為銀行倒閉而分文無歸。無奈之下,維維安只得從事最低級的工作,以維持生計。后來,他偶然進入巴洛克教授的實驗室工作,主要負責清洗實驗器具。對于維維安的工作表現,巴洛克教授開始并不滿意。他甚至認為維維安笨拙的雙手并不適合做清洗工作,但是最終維維安卻通過努力證實了自己的能力。除了圓滿完成工作之外,維維安還很努力地利用閑暇時間攻讀醫學書籍。最終,巴洛克被維維安對于醫學的熱愛感動,讓維維安當他的助理。這份助理工作,維維安干了很久很久。
他在巴洛克身邊做著真正的助理工作,但沒有任何名分,而且薪水特別低。最可怕的是,在那個種族歧視特別嚴重的時代,維維安還要忍受他人的鄙視和白眼。當時,恰逢巴洛克教授正在研究對紫紺病的治療,在大家都不認為紫紺病能夠治愈的時候,巴洛克教授在維維安的大力支持和協助下,成功地以狗作為試驗對象,證實了血流的方向是可以改變的,最終給紫紺病患者帶來了福音。他們在研究過程中,配合越來越默契,操作越來越熟練。在給真正的病人進行手術時,維維安必須時刻站在巴洛克的身后,在重要的時刻指出和糾正巴洛克的失誤。然而,因為黑人的身份,巴洛克在任何慶功會或者露臉的場合,從來不會提到維維安的名字,甚至是在發表的諸多論文上,也只有他自己一個人的名字。為了參加慶功會,維維安不得不偽裝成仆人的樣子,才能混入會場。這樣的悲哀,讓人心生難過。終于有一天,維維安氣憤地離開了實驗室。然而,沒過幾年,維維安再次回到實驗室,再也不計較功名利祿,只為了能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在實驗室里與疾病做斗爭。
直到若干年之后,一直默默付出的維維安才得到醫學界的認可,他的油畫像與巴洛克的一起,懸掛在霍普金斯大學的墻壁上。
面對前半生的默默無聞、毫無名分,維維安始終因為對科學的熱愛而默默忍受。即便在憤而離去之后的幾年時間里,他也沒有一刻忘記自己熱愛的醫學事業,最終又回到實驗室,繼續過自己想過的生活。這樣的生活,在他人眼里也許很傻,而且維維安也不確定自己是否有功成名就的那一天。然而,僅僅因為熱愛,他就認為值得付出。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維維安與巴洛克一起并列醫學的至高殿堂。因為堅持去做,他最終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
現實生活中,每個人對于生活都有不同的憧憬。面對夢想,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沉下心來,努力積累知識、充實自己,就能充分發揮自己的價值。總之,我們要告誡自己,絕不做一個沒有追求、漫無目的的享樂主義者!
因此,無論何時,我們都要控制自己的“玩”心,享樂只會讓我們不斷沉淪,閑暇時我們不妨多花點時間看書、學習,不斷地充實自己,才能在未來激烈的社會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上一篇:有清晰的方向,才會斗志昂揚
下一篇:夢想清單:5年后,你是什么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