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上臺下都自在
有人說,做人應該“主角配角都能演,臺上臺下都自在”,意思就是說,一個人要有能屈能伸的耐性和淡定的心態。這份淡定和耐性能讓你在上臺的時候不驕不躁,下臺的時候悠然自得。
上臺的時候,演出自己的精彩,下臺之后放寬心。這才是淡定之人的選擇,他們的生活也會因此而輕松自在。相反,那些浮躁之人,是無法達到這種境界的,他們總是把自己置身于痛苦和疲憊中。
羅艾先生工作非常努力,人也很有才干,大家都知道他很想升為部長,同時也都認為他有當部長的能力。
果然不久之后,公司董事會也對他的成績很認可,把他提升為部長。這樣一來,他工作更認真了,也更努力了。在辦公室里,每天都會看到他忙碌的身影。但是同時,升職也助長了驕傲的情緒。他掩飾不了內心的喜悅和驕傲,對同事們的態度也與之前截然不同,總是一副趾高氣昂的模樣。同事們漸漸地都不愿意和他來往,他覺得別人都在嫉妒他,反而更加得意,甚至有些飄飄然。
一年之后,公司人事變動,新來的經理不欣賞他的做事風格,他被撤職了,換句話說,他下臺了。他被調往別的部門,成為一名專員。得知這個消息后,他把自己關在辦公室里一整天。
他難以忍受下臺的落寞,越來越消沉,臉上沒有了笑容,生活也沒有了快樂,總是想著別人會怎么看他。他甚至仿佛聽見同事們在背后說:“看他以前那么風光,現在還能風光下去嗎?他也就這點能耐?!边@個聲音反復出現在他的腦海中,像惡魔一樣纏著他,他開始變得心浮氣躁,再也無法安心工作,也無法好好生活了。
其實,驕傲和疲憊都是不夠淡定帶來的必然結果。如果在臺上的時候,能淡定一些,沒有自驕自傲,就能在臺下的時候多一份坦然,至少不用面對別人的奚落,淡定地做好自己就好。這樣生活就能少一些疲憊。
事實上,在人生的舞臺上,上臺下臺本來就很平常。如果你的條件適合當時的需要,機緣一來,你就上臺了。在臺上,如果你表現出色,你的表演時間就會長一點,如果你的表現不符合別人的要求,就會被轟下臺。這就像選秀的歌手一樣,如果唱得好聽,迎合了觀眾,就會為自己贏得更多的表現機會;如果唱走了音,演走了調,觀眾就會把他趕下臺。也就是說上臺下臺的主宰權在別人手上,不在自己手上,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心放寬,守住內心的寧靜,那么不論在臺上還是在臺下都能悠然自得。
人生的際遇是變化多端、難以預料的,起伏在所難免,有時逃都逃不掉。因此,當我們在臺上的時候,就要做好下臺的準備,這也是一份淡定坦然。臺上固然風光,但是世界上沒有永恒的風景。俗話說:“長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換舊人”,當你不適應這個舞臺的時候,就會有新的人來取代你,此時,下臺是一種必然。我們無法保證自己一直在臺上,既然如此,何不讓自己淡定一些,坦然一些呢?
在美國南北戰爭時,羅伯特是南軍的主將。戰爭結束后,羅伯特代表南軍在受降儀式上簽字。這也是某種形式上的下臺,此時他的心情十分沉重。但是他很快淡定下來,“勝敗乃兵家常事”,他避開了所有的機會以及擁護愛戴他的人們,默默地回到弗吉利亞。
在這期間他沒有沉淪,而是從容地過好每一天的生活。不久之后,他收到了政府的邀請,擔任華盛頓學院院長的職務。
在下臺后,他不沮喪,不失望,而是淡定從容,繼續走自己的路。愛因斯坦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人的真正價值在于他在多大程度上和什么意義上從自我中解放出來。”羅伯特就是這樣一個淡定之人,他在“放得下”中,重新找到了生存的價值。我們不得不欣賞羅伯特先生的勇氣和坦然淡定的心態。
生活中也是如此。在臺上的時候,不過分留戀頂峰的榮耀和風光,那么,當我們不得不撤離高地的時候,我們能夠更坦然,不會在意別人的眼光。要知道,最美的風光也可能會在山下。這樣才能以淡然的心態面對人生的起起落落,悠悠然然地走自己的人生路,做最真實的自己。
上一篇:取舍有度,輕裝前行
下一篇:否定什么也別否定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