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魚與熊掌間理智取舍
孟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孟子認為:當人必須在二者之間做取舍的時候,要取其重的一方,舍棄相對輕的一方。這段關于魚和熊掌的言論成為千古名句,其原因即在于孟子對于取舍觀念的精彩論斷。
有人在空地上灑了些蜜,許多蒼蠅趕來吃蜜,結果被蜜粘住了,再也飛不起來。蒼蠅因為舍不得蜜而喪失了行動的能力,人有時候也會因為舍不得放棄一些東西,結果失去了更多的東西。
有取就有舍,有舍才有得。人們往往只是看到了他人舍棄世俗的榮華富貴和名譽地位,卻忽略了他舍棄這些東西背后所得到的更加珍貴的東西——達到了寧靜而豁達的境界。
三個旅行者同時住進了一家旅店。
早上出門的時候,有一個旅行者帶了一把傘,另一個旅行者拿了一根拐杖,第三個旅行者什么也沒有拿。晚上歸來的時候,拿傘的旅行者淋得渾身是水,拿拐杖的旅行者跌得滿身是傷,而第三個旅行者卻安然無恙。前兩個旅行者很納悶,問第三個旅行者:“你怎么會沒事呢?”
第三個旅行者沒有回答,而是問拿傘的旅行者:“你為什么會淋濕而沒有摔傷呢?”
拿傘的旅行者說:“當大雨來臨的時候,我因為有了傘就大膽地在雨中走,卻不知怎么淋濕了;當我走在泥濘坎坷的路上時,我因為沒有拐杖,所以走得非常小心,專挑平坦的路走,所以沒摔傷。”
然后,他又問拿拐杖的旅行者:“你為什么沒有淋濕卻摔傷了呢?”
拿拐杖的旅行者說:“當大雨來臨的時候,我因為沒有帶雨傘,便挑能躲雨的地方走,所以沒有淋濕;當我走在泥濘坎坷的路上時,我便用拐杖拄著走,卻不知為什么常常跌倒。”
第三個旅行者聽后笑笑,說:“當大雨來時我就躲雨,當路不好時我就小心地走,所以我沒有淋濕也沒有摔傷。你們的失誤就在于有自以為可以憑借的優勢,認為有了優勢便少了憂患。”
第三個旅行者才是真正的智者,他的旅行沒有思想包袱。他懂得放棄,同時他也善于做選擇,所以他既沒有被雨淋,也沒有跌傷自己。
許多時候,我們不是跌倒在自己的缺陷上,而是跌倒在自己的優勢上,因為缺陷常能給我們以提醒,而優勢卻常常使我們忘了如何選擇和放棄。
其實,要在事物間理智取舍,并沒有人們想象的那么難。現實中,我們需要的也許只是一點理智,一點堅忍。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們知道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什么應該勇敢堅持,而什么又該果斷舍棄。
中國雅虎前任總裁曾鳴曾說:“一個臭的決策往往很容易就做出了,而一個好的決策往往在一時之間難以取舍,這是因為你不知道它到底是對的還是錯的。”
一個領導者的決策過程,就是選擇與放棄的取舍過程。馬云為了使阿里巴巴成為世界上最好的電子商務平臺,多年來一直“舍得”讓新成立的業務處于虧損狀態。
在2007年的年會上,馬云指出阿里巴巴當前的主要任務是做大規模,而不是賺錢,尤其是淘寶網和支付寶更要如此。他讓大家忘掉錢,忘掉賺錢,不要在意眾人對阿里巴巴的負面評價。很多人都很關注阿里巴巴旗下淘寶網收費的問題,馬云的想法很簡單,他認為淘寶網如果要真正賺錢,首先要考慮的是淘寶網是否幫別人真正賺了錢。所以說,淘寶網現在收費的時機尚不成熟,因為它的市場還需要培育。比如,如果《天方夜譚》中的阿里巴巴在路上發現了很多小金子,就不斷地撿起來,當渾身裝滿了金子的時候他就會走不動,這樣的話他就永遠到不了藏寶的洞穴。另外,馬云認為淘寶網收費是需要有一點創新的,因為所有模仿的東西都不會超出預期值很多,就像谷歌之所以能超出人們期望的高度,就是因為它敢于創新。
自從淘寶網成立以來,它每年的交易額以10倍的速度迅速增長,僅2007年上半年的交易額就達到了157億元,網站注冊會員超過4000萬。面對這樣卓越的成績,淘寶網負責人卻說:“我們現在的規模連嬰兒都不是。”他們認為只有當淘寶網的交易額可以與傳統的商業巨頭,如家樂福、沃爾瑪等相媲美時,淘寶網才是真正成功了。
馬云的這種舍棄小利益、為社會創造更高價值的理念,使得他把握住了互聯網事業的命脈。同時,正是基于對電子商務的堅定信念,馬云立志在不久的將來要把阿里巴巴做成世界排名前10位的網站,從而實現“只要是商人,就一定要用阿里巴巴”的目標。
正是因為馬云懂得什么時候該舍棄,什么時候該堅持,才一步步地走到了今天。
相信所有的人對于世間美好的事物都是十分向往的,而舍不舍得,以及怎樣去“舍”,又怎樣去“得”,就全看我們自己了。取舍,是我們一生的功課。
上一篇:在細節中挖掘創意
下一篇:堅韌是克服困難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