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處不要自己占盡
一個人做事時千萬不要做“絕”,也不要好處占盡。俗話說:“與人方便,自己方便。”尤其是當一個人有好處時,一定要分人一杯羹,因為在這個世界上,人不是獨立生存的。
清朝著名的“紅頂商人”胡雪巖,一生縱橫官場與商場,生意上他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則,便是“利益均沾,資源共享”,這也成就了他一生商戰(zhàn)“不朽”的傳奇。
胡雪巖對于金錢的看法有其獨到的見解,其中很重要的一點便是能與他人分一杯羹,做到好處共享。
有一次,胡雪巖打聽到一個消息,說外面運進了一批先進、精良的軍火。那時,由于英國用鴉片和大炮敲開了中國的大門,鴉片和軍火成為最賺錢的兩種商品。胡雪巖是一個聰明人,知道軍火是一筆大有賺頭的生意,于是他便對消息進行了進一步的確定。然后他找到外商,以他老道的經(jīng)商經(jīng)驗和高明的談判“手腕”很快便把這批軍火生意談妥了。
正在此時,胡雪巖正得意,卻聽到商界有朋友指責他做生意不仁道。胡雪巖細一打聽才知道,原來在胡雪巖之前,外商已準備把這批軍火賣給另一位軍火界的同行,但胡雪巖來了,并以較高的價格與外商談判,外商便把軍火賣給了胡雪巖,使那位同行喪失了賺錢的好機會。
胡雪巖聽說這事后,對自己的貿(mào)然行事感到非常慚愧。他隨即找到了那位同行,商量如何處理這事。那位同行知道胡雪巖在軍火界的影響,怕胡雪巖在以后的生意中與自己為難,所以沒有提條件,只推說這筆生意既然胡老板做了,這回就算了,只希望以后“留碗飯”給他們吃。
事情似乎就可以這么輕易地解決了,但胡雪巖卻沒有就此揭過,他主動要求那位同行說出了當時與外商談定的價格。胡雪巖用自己買進的價格減去那位同行商定的價格并算出其中的利潤,以此兌換成現(xiàn)金補貼給了那位同行,讓那位同行得了一個中間的差價,而且不需出錢,也不用擔任何風險。對此,那位同行甚為佩服胡雪巖的商業(yè)道德。
如此一來,胡雪巖一舉三得,既做成了這筆好買賣,也沒有得罪那位同行,還博得了那位同行的好感,在同行中聲譽更高了。
胡雪巖與其說是個精明的生意人,不如說是洞察人生智慧的智者。因為他深深明白,天下的好處自己不能占盡,干什么事情都不能“吃干抹凈”,一定要為對方著想,尤其有好處時,要分給對方一杯羹,這樣才不會結(jié)下仇怨,失勢時別人才不會對自己落井下石。胡雪巖這種為人處世的“心機”使他在商界的地位日益得到鞏固,成為他在商界縱橫馳騁的“法寶”。胡雪巖說過這樣一句話:“天下的飯,一個人是吃不完的,只有聯(lián)絡(luò)同行,要他們跟著自己走,才能行得通。”這句話雖然平淡無奇,卻透著胡雪巖對商場運作規(guī)律的深刻理解。
所以,明智的人都懂得,無論是在商場上還是在為人處世上,要想做出大成就,不僅要有天時、地利,還必須要有人和。而要做到人和,首先要有寬廣的胸懷和長遠的眼光,不能因為眼前的區(qū)區(qū)小利所誘就把好處占盡,要懂得與人分享,大公無私一些,這樣才會有更多的朋友,前途發(fā)展也才會越來越好。
上一篇:奉獻愛心,讓你的心靈閃光
下一篇:學會感恩才能懂得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