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感恩才能懂得愛
感恩是一種美德,感恩的心一定要時時保持,它不僅讓你關懷一沙一石、一草一葉,還會讓你緩解無形的壓力,克制不滿的欲望,撫平爭斗之心。
懂得感恩,是收獲幸福的源泉。懂得感恩,你會發現原來自己周圍的一切是那樣美好。落葉在空中盤旋,譜寫著一曲感恩的樂章,那是樹對大地的感恩;白云在蔚藍的天空中飄蕩,描繪著一幅幅感恩的圖畫,那是白云對藍天的感恩。在人生中,我們也要學會感恩,讓感恩成為習慣,成為努力的方向。
懂得感恩是獲得幸福的源泉。一個人如果常懷一顆感恩的心,那么,他就會感覺到生活是幸福的,并且隨時能品嘗到幸福的滋味,如此一來,他就會更加珍惜生活中的一切,就會覺得人生無比美好。
懂得感恩是一種具有愛心的表現。在生活中,如果我們每個人都不忘感恩,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會變得更加和諧、更加親近,我們自身也會因為感恩心理的存在而變得更加健康、更加快樂。人懂得付出,懂得愛他人,懂得愛這個世界,就會懂得報恩、感恩。人若感恩,有很多形式,像話語中的道謝,像伸出援手去行動;人若感恩,可以處處發現值得感恩的人和事,甚至物,比如,各行各業的人努力工作,我們才有一切衣食器具與避風御寒的屋宇;天下各種動物、植物、礦物的存在,為我們提供維持生命和賞心悅目的資源。
在生活中的每一刻,我們都要盡量去感恩。我們要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感謝老師的教育之恩,感謝朋友的關懷之恩,感恩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陽光、大地、空氣,感恩所有使我們能夠有成就的人。我們還要感謝傷害我們的人,是他們使我們變得更加成熟;感謝欺騙我們的人,是他們讓我們增長了見識,提高了心智;感謝斥責我們的人,是他們讓我們增長了智慧。感恩會讓我們心中的太陽越來越明亮,所以,我們要以感恩的心來面對每一個人、每一件事,這樣我們將生活得更加快樂、自由、幸福!
1860年的一個暴風雨夜晚,埃爾金圣母號輪船和一艘運木頭的貨船相撞,沉沒了。船上的393名乘客掉進了密歇根湖。這些人中,有279人被淹死了。愛德華·斯賓塞是一名大學生,他一次又一次地跳進水中,營救落水乘客。當他從水中救出第17個人時,他筋疲力盡地摔倒了,從此再也沒能站起來。在后半生里,他只能靠輪椅生活。后來,據芝加哥的一家報紙報道,幾年后,有記者問他對于那個夜晚,他感觸最深的是什么,他說:“我感觸最深的,就是那17個人從來沒有向我表示過感謝!”
有人可能會說:“我不容易產生感激之情。”但你不感激他人的幫助,他人也不會感激你的幫助,如此一來這個社會就不會和諧,人與人之間就會變得冷漠。西方哲人說:“當一個人意識到是信念、夢想和希望使他生活中的一切成為可能的時候,他越偉大,同時就會越謙遜。任何一個人為自己的成就感到驕傲時,就讓他想一想他從前從別人那里得到的一切,因為,是他們的信念幫助他校正了生活的方向,他最好的奮斗目標就是去實現他們的信念。”
當然,感激之情不是自動就會有的,而是需要經過我們的努力不斷培養起來的。換言之,在我們奮斗的過程中,我們不要只顧“埋頭拉車”,也要“抬頭看路”。要經常想想誰幫助了自己,誰鼓勵了自己,如果我們做到了感恩,我們心中的愛就會越來越多;但如果把感恩拋諸腦后,我們的生活就會越來越封閉,心也會越來越來狹隘。
許多人從沒有真正感受過他人對自己的感恩或是表露過對他人的感激之情。以寫《達到經濟自由的9個步驟》一書而成名并致富的奧曼買得起勞力士手表和名牌服飾,開得起豪華跑車,也能夠到私人小島度假,卻坦承她沒有滿足感,甚至有好友在旁時,她仍然會感到寂寞。
奧曼說:“我已經比我夢想的還要富裕,可是我還是感到悲傷、空虛和茫然。錢財居然不等于快樂!我真的不知道什么東西才能帶來快樂。”后來,奧曼總結道,是缺乏感恩之心讓她變得孤獨、寂寞,于是她開始有意識地感恩,終于,她感悟到,“感恩之心是快樂的秘訣”。
普拉格在《快樂是嚴肅的題目》一書中曾引述了這樣一個觀點:人之所以不快樂,是因為人本身出了問題,人只要把有問題的部分修正好就行了。根據他的看法,不知感恩是造成很多人不快樂的一大原因。他提醒做父母的應該好好教導孩子知道感恩與滿足。他說:“如果我們給孩子太多,讓他們的期望越來越大,就等于把他們快樂的能力給剝奪了。”他還說:“做父母、做長輩的有責任要求孩子們學會從心里說‘謝謝’。”
所以,我們要學會感恩和知足,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感受到愛,才能努力去奉獻愛,我們也才會真正快樂起來。
“走紅走紫,走馬走燈,不如走個真人生;求權求位,求金求銀,不如求個好心情。”好景不常在,好花不常開。人生短暫,好好地珍惜身邊的人和事吧,好好地善待身邊的人和事吧,好好地把握身邊的人和事吧!讓自己的修養在潛移默化之中得到提升!
人到底擁有多少幸福和快樂,取決于人到底付出了多少愛。確實,不論人取得了多么巨大的物質成就,如果這些成就不能有助于社會的繁榮和發展,那么,這些巨大的成就最終不會給人類帶來幸福。
因此,在生活中的每一刻,我們都要盡量去感恩。
上一篇:好處不要自己占盡
下一篇:平淡是來自心靈深處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