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著是一個成事的基本條件
對于飛蛾來說,跌倒、失敗、殘肢斷臂都阻止不了它們行進的步伐,正是因為執著,飛蛾才最終將自己融入光明之中,將自己的理想化為輝煌的涅槃。
古人云: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有堅忍不拔之志也!他們擁有著如同飛蛾赴火般的執著,一次又一次地奔向光和熱,最終得到成功。
如果問成功者的共同特征是什么,由于經濟條件、政治立場、生活閱歷、知識水平不同,一百個人能給你一百種答案。但歸納總結,其實只有兩個字,那就是“執著”。這是因為,成功離不開執著,執著引領成功。
蘇格拉底曾經對學生們說:“今天是開學第一天,咱們只做一件事,每個人盡量把胳臂往前甩,然后,再往后面甩。”說著,他做了一遍示范。然后他接著說:“從今天開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嗎?”
學生們都笑了,這么簡單的事,誰能做不到?可是。一年之后,蘇格拉底再問起此事的時候,發現全班只有一個學生堅持了下來。這個人就是以后的大哲學家柏拉圖。
所謂執著,其實就是專注于某一項事情而堅持不懈。它也并非那么神秘,就像蘇格拉底讓學生每天堅持甩300下胳臂似的,你堅持下來了,就是一種執著。執著在各個領域、各個行業、各類人員身上有著不同的表現。比如革命者為革命獻出一切仍無怨無悔,是執著;教師幾十年扎根山區教書育人,努力改變山區落后教育面貌,是執著;老年人長期堅持晨練不間斷數十年如一日,也是執著……可見,執著是種選定正確目標后鍥而不舍的奮斗精神,是種堅忍不拔的頑強意志,它能促進事業的成功。
回望所有成功者的成功史,他們無一不是堅守著自己的執著,登上成功之巔的。
德國最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自幼跟隨父親學音樂,8歲開始登臺演出。他一生坎坷,26歲時不幸耳聾,晚年全聾。面對孤寂的生活,他不但沒有沉默和隱退,反而對音樂更加癡迷執著,因此他創作了大量充滿時代氣息的優秀作品留世,為人類留下了無價的音樂之寶。
也因為他對音樂的執著,令他對自己的工作非常嚴謹,在一份公之于眾的手稿上,有一處改了又改、竟貼上了十二層的小紙片。在平時,貝多芬常常揣著筆記本,遇到突發的靈感就立刻記錄下來。
有一次,他到一家餐館用餐。點過菜后,他突然來了靈感,便順手拿起餐桌上的菜譜,在菜譜的背面作起曲來。直到一個多小時后,侍者問其是否上菜,他才如夢初醒,立刻掏錢結賬。侍者說:“先生,你還沒吃飯呢!”他說:“不!我確信我已經吃過了。”他照單付款后,抓起寫滿音符的菜譜,沖出了飯館。
正是這種對音樂的執著精神,他才能取得如此卓越的成就,被世人尊稱為“樂圣”和“音樂巨匠”。
不僅僅是那些我們耳熟能詳的偉人可以因自己的執著成就一番事業,即使是一個平凡人也可以因執著而做出一番成績,下面就是一個最明顯的例子。
美國有位有名的畫家叫做“摩西婆婆”。她是在丈夫去世之后,即70歲的時候才開始畫畫。在此之前,她從來沒有學過畫畫。可是,在學畫的日子里,她經常廢寢忘食,用心鉆研,向比自己強的畫友請教,繪畫成了她安度晚年的親密伴侶。
就這樣,摩西婆婆從70歲開始到去世,一共畫出了1600多幅作品,這也讓她的親戚朋友及畫友對她的執著崇拜無比,她說:“我很快樂,也很滿足,因為我用我的生命去完成我所能從事的東西。生命,是用來創造的,過去是這樣,未來也是這樣。”她的不少作品贏得了專家的贊譽,在美國畫壇也占有了一席之地。
以上兩個事例說明,執著是成功者出發的集結號。同時也深刻啟示我們,執著創造輝煌,專注成就未來。正如美國作家馬克·吐溫所說:“只要專注于某一項事業,就一定會做出使自己感到吃驚的成績來。”一個人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精心專注,持之以恒,就一定能達到目的,取得成功。
有句話說得好,“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任何成就,都是心血和汗水的結晶;任何成功,都是執著結出的碩果。我們對待事業,除了無比熱愛外,還要有一顆執著的心。
上一篇:我們改變不了他人,可以選擇改變自己
下一篇:承受不起生的痛苦,怎能得到生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