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為何喜歡共贏的交往:
吸引的回報理論
不管你承認與否,我們在與某個人成為朋友之前,這個人對于你來說,總有或多或少的吸引力。也許因為對方知識淵博,樂觀自信,或是可愛、熱情、聰明等。
同樣,當他人主動與我們做朋友時,我們身上的某個優點也吸引了他們,至少讓他們感覺到我們身上有令他們喜歡或滿意的地方。毫無疑問,我們都樂意跟那些能帶來報償的人交往。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這種現象叫吸引的回報理論。因為愛是相互的,你對別人的熱情和真心對待,會換來你對他的吸引。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可以構成一種供應關系。在友誼中,雙方的長處和優勢得以互換。所以,只要你善意、真誠地去對待別人、欣賞別人,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在中國這個重人情的大環境下,良好的人際關系可以為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極大的方便。為此,我們要重視人際交往,而從關系回報中提升他人與我們交往的興趣,是織就關系網的一個有效途徑。具體做法可參考以下幾個方面:
1.保持關系中的及時回報
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下仁惠、真誠的熱心,得到的也將是對方的真心與熱情。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我們要想保持關系常鮮,首先要注意到的就是及時的回報。
2.主動提供幫助
沒有哪一個人會永遠順利。如果朋友遇到困難,應及時安慰或幫助他們。當他們落入低谷時,打電話給他們。不論你的關系網中誰遇到麻煩,立即與他通話,并主動提供幫助,這是表現支持的最好方式。
患難見真情,這時的幫助與安慰更易感動朋友,同時也能體現出我們的人格魅力。
3.表現出經常需要他
在交往中不能總做接受者。如果你僅僅是個接受者,無論什么關系網絡都會疏遠你。搭建關系網絡時,要做得好像你的職業生涯和個人生活都離不開他似的,讓對方感覺到自己被重視,表現出對他人的尊重是吸引人最為有效的方式之一。
4.形成互動
在談話和交往中,要及時回饋對方,這樣會增加對方的興趣,加強互動的頻率,有助于形成密切、融洽的氛圍。在做出反應時,一定要自然,不能做作,夸張的動作和尖聲大叫等都會弄巧成拙,甚至滑稽可笑。作為積極的反應,還應包括富于響應力的對話。
5.誘發對方愉快的情感
依據理論家伯恩和科羅爾等人的理論:人們通過條件反射形成了對那些與回報性時間有關的人的積極感受。比如,在一周的緊張工作之后,當我們圍坐在篝火前,享受著可口的食物、醇香的美酒和美妙的音樂時,我們就會覺得一切都那么溫暖。因為我們喜歡那些回報我們或與我們得到的回報有關的人。意思是我們不僅樂于跟那些能帶來報償的人交往,我們還喜歡與那些能讓我們心情愉悅的人交往。
如果我們在人際交往中,做到以上幾個方面,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愿意與我們成為朋友,我們將在社會交往中行走自如,生活和工作也會變得更加美好。
上一篇:事前為何要三思:成本考慮
下一篇:從《我愛我家》到《愛情公寓》:從眾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