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彩儀式是每個機構都會遇到的,或者是儀式的當事方,或者是儀式的見證方。那個鑼鼓喧天的場面中,蘊藏著不少需要一一記住的禮儀細節。
剪彩儀式的總原則是莊重大方,無須鋪張,毫無必要一味求新、求奇。剪彩儀式的大致流程包括以下幾個環節——剪彩前期籌備。包括場地布置、環境衛生、燈光音響、媒體邀請、禮儀服務等內容。
剪彩儀式所需用具必須提前準備就緒,它們可是儀式的另外一個主角。這些用具有紅色緞帶、新剪刀、白色薄紗手套、托盤以及紅色地毯。
紅色緞帶也就是剪彩儀式中的“彩”。一般由一匹簇新的紅色綢緞充當,中間扎起數朵花團。有些單位為節儉起見,以兩米左右細紅緞帶或紅布條、紅線繩、紅紙條等替代。紅色緞帶上所結花團數目大多較剪彩者人數多出一個,這樣便可使每位剪彩者都處于兩朵花團之間。
新剪刀專供剪彩者在儀式上使用。必須每位剪彩者人手一把,要求鋒利而順手。儀式結束后,主辦方可將剪刀重新包裝后送給對方留念。
托盤由禮儀小姐托舉,用于盛放紅色緞帶、剪刀和白色薄紗手套。托盤通常首選銀色不銹鋼制品,可在上面鋪以紅色絨布或綢布。剪彩時可用一只托盤依次向每位剪彩者提供剪刀與手套,也可為每位剪彩者配置一只專門托盤。
紅色地毯主要鋪設在剪彩處,長度視剪彩人數而定,寬度不應少于一米。
按照慣例,剪彩者可以是一人或多人,但一般不應超過五人。若剪彩者僅為一人,剪彩時可居中而立。若剪彩者不止一人,一般規矩是中間高于兩側,右側高于左側,距離中間站立者愈遠位次愈低。“右側高于左側”是參照國際慣例,如無外賓參加時,依照中國“左側高于右側”的傳統習慣也無不妥。剪彩儀式不宜過長。短則1 5分鐘,長則至多不超一小時。
剪彩者登臺時,引導者應在其左前方帶路使其各就各位。當剪彩者均已到達既定位置后,托盤者應前行一步立于前者右后側為其遞上剪刀、手套。剪彩前,剪彩者應向拉彩者、捧花者示意,待其準備后再將紅色緞帶一刀剪斷。如果多名剪彩者同時剪彩,其他剪彩者應注意主剪者動作,力求與其動作一致。剪彩后,紅色花團應準確落入托盤中,絕不能墜落地面。剪彩后,剪彩者可用右手舉起剪刀向全體到場者致意,然后將剪刀、手套放于托盤之內舉手鼓掌。
上一篇:你會寫求職信嗎
下一篇:你懂得敬茶的學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