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長征路上結友誼 工作之中遇分歧
——毛澤東與張聞天
張聞天:1900—1976年,又名洛甫,江蘇南江(今屬上海)人。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赴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1930年回國,1931年任中共中央宣傳部部長,臨時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1933年到達中央革命根據地,1934年參加長征。遵義會議上,做反對“左”傾軍事錯誤的報告,為實現黨的軍事路線的根本轉變做出了重要貢獻。延安時期,長期主管全黨的理論宣傳和干部教育工作。1938年后,擔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書記處書記,并兼任黨中央宣傳部長等職。抗戰勝利后,到東北做地方工作。1950年以后,先后擔任駐蘇大使和外交部常務副部長,為新中國的外交事業做出重要貢獻。
1.天當棋盤星做子 地做琵琶路為弦
1934年12月1日下午,慘烈的湘江之戰,紅軍損兵3萬多人,中共中央、中革軍委、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以及充當“轎夫”的紅軍后續部隊終于突破了蔣介石的第四道防線。
一天下午,行軍途中,毛澤東、王稼祥和張聞天三個人躺在擔架上,休息的時候,一個仙風道骨的白胡子老人來到了王稼祥和張聞天的面前:“讀書人,我給你們出一副對聯怎么樣?”
毛澤東與張聞天
王稼祥接過了話頭:“好,不知道你出什么樣的對聯?”于是老人說出了上聯:
天當棋盤星做子,誰敢對弈?
對聯說出來了,王稼祥和張聞天卻面面相覷,一時答不上來。這時王稼祥說:“我們對不上來,但是我們的老毛很有古文功底,等他回來給你對一下。”
毛澤東回來后,王稼祥將老人的對聯說給毛澤東,毛澤東略一思索,隨口對道:
地做琵琶路為弦,我來彈琴!
上聯以天為題,將天喻為棋盤,星星喻為棋子,貼切自然而又大膽新奇;下聯絲毫不遜色于上聯,將大地比作琵琶,道路比作琴弦,形象逼真而又天衣無縫。真是奇思妙想,簡直有異曲同工之妙。
2.毛澤東吟詩大雪中 張聞天聆教扎西鎮
1935年2月6日,紅軍長征來到云南的扎西鎮。第二天清晨,大雪紛飛。毛澤東一個人站在一片銀白的雪地里,任雪花飄落在頭上、身上。看著這富有詩情畫意的南國雪景,毛澤東情不自禁地吟詠出幾句詩來:
扎西鵝毛雪,茫茫景多嬌。
山山春意動,萬里看冰消。
這時,正好張聞天向毛澤東走來,聽到了毛澤東吟詠的詩句,說:“老毛,你又在作詩?”
毛澤東說:“剛才幾句順口溜,不是我想出來的,是在扎西的路上在一本閑書上看到的,見到這雪景,自然就念起它來。”
張聞天說:“你的記性真好,這首小詩還頗有含意哩。”
毛澤東說:“我喜歡它,雖然直白了一點,但充滿生氣。”
3.細考蟲魚箋爾雅 廣收草木續離騷
1935年9月18日,陜甘支隊第一縱隊占領宕昌縣哈達鋪。當晚毛澤東就在哈達鋪的一個中藥鋪里過夜。清晨,毛澤東從中藥鋪里出來的時候,注意到了中藥鋪大門兩旁的一副對聯。對聯鐫刻在門柱兩旁的木板上,由于年深日久已經難以辨認,毛澤東懷著對對聯獨有的興趣,走到跟前去辨認,其曰:
細考蟲魚箋爾雅;
廣收草木續離騷。
毛澤東覺得對聯很有趣,內容幽默而又雅致,書法也別具一格,落筆不俗。這樣閉塞的地方,有這樣的妙對,真是值得玩味。毛澤東正在那里琢磨著,這時后面有人笑道:“老毛做什么這么專心?”
毛澤東回過身來,原來是張聞天,便指著剛剛發現的對聯說:“你看這里有一副妙對!”張聞天走過來細看,毛澤東又一字一板地念了一遍,“怎么樣?”
張聞天點頭:“不錯,不錯!”
毛澤東:“妙在口氣大,但又不失貼切,看來藥店掌柜是個飽學之人。”
上一篇:《集團軍東渡黃河·毛澤東吟詩送別——毛澤東與鄧華在崢嶸歲月的唱和》毛澤東詩詞故事
下一篇:《柔中寓剛·綿里藏針——毛澤東詩評鄧小平》毛澤東詩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