梔子,梔通卮,卮為古代酒杯,梔子果實似此種酒杯,故得此名。由于生在山地,又叫山梔子;因其果實和木材可提取黃色染料,又叫黃梔子;有的品種的枝條斜出而常生在水邊,有的叫水橫枝;古名越桃、木丹、林蘭、白蟾花。
梔子為茜草科梔子屬常綠灌木。高3米左右,枝干灰色,小枝綠色。葉對生,長橢圓形,色翠綠,有光澤。夏季開花,花單生于枝端或葉腋,花冠為高腳碟狀,花大,白色六出,有強烈的香氣,花期4~5月。果實別致,猶如6個棱角的倒卵形,幼果青色,熟時燦似金,果期11月。
【養】
梔子喜陽光,適宜生長在溫暖濕潤氣候和土層肥厚的酸性土壤。耐寒性差,華北地區只能作溫室盆栽花卉,冬季溫室保持18℃可以開花。萌芽力、萌蘗力強,耐修剪。
用扦插、壓條、分株和播種繁殖。分株和播種均以春季為宜。扦插,北方地區可在10~11月剪取健壯枝條,長10~12厘米,在溫室進行扦插,1~2月生根。南方可以嫩枝作插穗,在雨季進行,成活率高,也可在雨季把插穗插在水中,7~8天就能生根,然后移植苗床培育,成活迅速。插后要遮蔭,忌液肥。扦插苗兩年可開花。壓條,在4月上旬選取2~3年生強壯枝條壓于土中,30天左右生根,到6月中、下旬可與母株分離,移栽苗床。
栽培管理要抓好土壤、澆水、施肥、光照、溫度、修剪6個關鍵:
1.盆土應為酸性。雨季移栽要帶土球。梔子是典型的酸性土植物,而北方為堿性土,為此,夏天最好澆貯存的雨水,或在水中加0.1%硫酸亞鐵,以改變水質,增加植物對酸性養分的吸收。否則會發生“缺綠病”,葉片發黃,甚至葉焦枝枯,可施礬肥水加以防治。
2.澆水。要經常保持盆土濕潤,澆水要根據季節、天氣而定,夏天要多澆水,要在早晨、晚上澆水,并于早、晚葉面噴水,夏季白天不要澆曬熱的水,要防澇,積水易爛根。春秋季要適量澆水,冬季要控制澆水。
3.梔子喜肥,宜薄肥多施。
4.梔子喜充足的光照。春秋冬季要有良好的日照,夏季宜半陰的環境,忌陽光曝曬。
5.溫度。梔子適宜生長發育溫度為23~28℃,而夏季高溫炎熱不利。耐寒性差,成年植株可忍短期-5℃的低溫,溫度在-12℃以下,葉片受凍害脫落。北方地區要溫室越冬。
6.修剪。每年5~7月花后要進行修剪,剪去頂梢,促使分枝,以形成完整的樹冠,要及時摘除敗花,以利于繼續旺盛開花。每兩年換盆1次。
【賞】
梔子原產我國,為古老花木,在漢代《漢書》、晉代《晉書》、明代《群芳譜》、清代《花境》中都有關于梔子的記載。漢代曾大量栽培,《史記·貨殖傳》記載:“千畝卮茜,其人與千戶侯等。”唐《藝文類聚》記載:“漢有卮茜園。”
梔子主要分布我國中部及南部,其中以湖南、江西為多。在風景秀麗的廬山,生長著野生的梔子。最常見的梔子是葉大、花大、色白、芳香的大花梔子;葉緣黃色大斑的黃斑梔子;花大香濃的重瓣梔子;匍匐地面生長的水梔子(又名雀舌蘭、雀舌花)以及枝、葉、花都小的專供盆栽的丁香梔子等。浙江、安徽有山梔子,高不盈尺,姿態蒼老,白花黃實,為盆景佳品。
梔子四季常青,花朵潔白,芳香撲鼻,是名貴的木本花卉,自古就有不少詩人歌詠它。唐代詩人劉禹錫《詠梔子花》五律詩:
蜀國花已盡,越桃今正開。
色疑瓊樹倚,春似玉京來。
且賞同心處,那憂別葉催。
佳人如擬詠,何必待寒梅。
一根曾寄小峰巒,薝匐香清水影寒。
玉質自然無暑意,更宜移就月中看。
雪魄冰花涼氣清,曲欄深處艷精神。
一鉤新月風牽影,暗送嬌香入畫庭。
【用】
梔子用途廣泛,具有美化香化、凈化空氣、食用、熏茶、藥用、雕刻、提取染料等功能。梔子花枝葉繁茂,翠綠光亮,花色潔白,香氣濃郁,為美化庭院的優良樹種,可植成自然式綠籬,也可盆栽、制作盆景、做切花材料,梔子可編成玲瓏之花籃,掛于房間,全屋芳香,也可瓶插,或掛佩衣服。梔子花對二氧化硫、氟化氫等有害氣體有較強的抗性,并可吸硫,凈化空氣,經科學測定,1千克葉片可吸硫4.5克。梔子花為優良的綠化、美化、香化樹種。
梔子花可以食用,用梔子花調以面粉,油煎作佳點,風味獨特。梔子花可熏制花茶。
梔子的花、葉、果、根均可入藥,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其花對肺熱咳嗽和鼻衄有良好療效,其葉可治毒瘡。梔子的果實有消炎解熱、明目止血、解消渴、利小便的功效,可治黃疸病和因熱引起的劇痛性心煩,也可用以止吐血、衄血。梔子研成末,調入面粉和雞蛋白制成糊狀物,涂敷跌傷挫傷患處,消腫止痛。梔子根具有清熱、涼血、解毒的功效。鼻血不止,梔子花數片,焙干為末,吹鼻。瘡癤紅腫,梔子和水搗爛敷之。治喑啞,梔子花5~7朵,開水沖泡,代茶飲。血淋,鮮梔子60克,冰糖30克,水煎服。氣管炎,鮮梔子根30~60克,水煎服。
梔子木材黃褐色,堅實致密,不易開裂,為雕刻良材。果實和木材用水浸漬可提取天然黃色染料,用于食品工業、染織物及作繪畫顏料。
上一篇:柱頂紅百科,柱頂紅寓意,柱頂紅賞析
下一篇:燕子掌百科,燕子掌寓意,燕子掌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