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淮南 【本書體例】
楊慎(1488——1599),字用修,號升庵,新都(今屬四川)人,明正德間試進士第一,授翰林修撰。世宗時,謫戍云南永昌?!端膸烊珪偰俊分^楊慎“博覽群書,喜為雜著,計其平生所敘錄不下二百種”。后人輯有《升庵集》、《陶情樂府》。
有告荒者,官問:“麥收若干?”曰:“三分?!庇謫枺骸懊藁ㄈ舾?”曰:“二分?!庇謫枺骸暗臼杖舾?”曰:“二分。”官怒曰:“有七分年歲,尚捏稱荒耶!”對曰:“某活一百幾十歲矣,實未見如此奇荒?!惫賳栔?。曰:“某年七十余,長子四十余,次子三十余,合而算之,有一百幾十歲?!焙逄么笮?。
(選自《丹鉛雜錄》)
有一個人向官府報告災荒的情況,官吏問:“麥子收成怎樣?”告荒者說:“只有三成?!惫倮粲謫枺骸懊藁ㄊ粘稍鯓?”告荒者說:“只有二成。”官吏接著問:“稻子收成怎樣?”告荒者說:“只有二成?!惫倮羯鷼獾卣f:“一年有七成收獲,你還捏造謊言,說是荒年!”告荒者說:“我活了一百多歲,實在未見到如此嚴重的荒年?!惫倮舨幌嘈潘羞@么大歲數?告荒者就說:“我七十多歲,我大兒子四十多歲,二兒子三十多歲,合起來算,就是一百多歲?!北娙寺犃舜笮Σ恢?。
《告荒》的故事很簡單,可是通篇都閃爍著農民的智慧光芒。作品形象地向人們展示:“肉食者鄙”,卑賤者最聰明的道理。
全篇的文字,由對話組成。作者不加描寫與渲染,靠人物自己的語言來表現自己的性格特征。語言幽默,富有諷刺意味。官吏的語言,平淡枯燥,是他昏聵無能的反映;而農民思想敏銳,談吐詼諧。當昏官用三種作物收成相加,增大農業收成,否定農村災荒的存在時,農民用官吏算帳的方法,來計算自己的歲數,巧妙地批評了官吏的謬誤,使官吏啞口無言。
諷刺小說,是現實生活中諷刺的反映。在明代社會里,官吏愚而無知,是司空見慣的,不足為奇,因此,小說不僅諷刺了《告荒》篇中的官吏,而且,也是對明代封建官僚體制的諷刺。
上一篇:吳郡卒
下一篇: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