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 方(fāng)
56 方(fāng)
【尋根溯源】
方姓主要有兩種來源。一是出自姬姓。周宣王時,有一位大夫姬方叔,因功被封在洛(今河南洛陽),他的子孫便以他的字為氏,稱方姓。二是源自炎帝后裔榆罔長子雷因協(xié)助皇帝討伐蚩尤有功,被封在方山(今河南禹州),稱方雷士,其子孫有以方為姓者。
【變遷分布】
早期主要在陜西、河南等地活動。之后,在周邊地區(qū)擴展,以河南郡為郡望。唐代以后,向東南沿海地區(qū)遷移。宋明時期,福建、安徽、浙江已經(jīng)集聚大量方氏人群,并漸次擴展到全國大部分地區(qū)。當今以安徽、河南最為密集。
【名人薈萃】
方儲:東漢官員、學者。丹陽歙(今安徽省歙縣)人。習孟氏《易》,精圖讖,善天文。章帝建初間舉賢良方正,對策第一。拜議郎,轉(zhuǎn)洛陽令。后加太常卿,封黟縣侯。
方岳:南宋著名愛國詩人。安徽祁門(今安徽黃山祁門縣)人。公元1232年參加進士考試,獲第一名,廷試時忤犯權(quán)相史彌遠而降為第七名,授南康軍教授,后入淮東制置使趙葵幕府。著有《方秋崖先生全集》八十三卷。
方孝孺:明代大臣,著名學者。浙江寧海人,號遜志,曾以“遜志”名其書齋,蜀獻王替他改為“正學”,因此世稱“正學先生”。福王時追謚文正。在“靖難之役”期間,拒絕為篡位的燕王朱棣草擬即位詔書,剛直不屈,孤忠赴難,被誅十族。
方苞:清代古文大師,散文家。安徽桐城人。清代桐城派的創(chuàng)始人,著有《望溪先生文集》,《集外文》,《集外文補遺》。《獄中雜記》、《左忠毅公逸事》被收入中學教科書。
上一篇:百家姓《花(huā)》姓起源
下一篇:百家姓《俞(yú)》姓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