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褚(zhǔ)
11 褚(zhǔ)
【尋根溯源】
褚姓的主要來源有三種:一是以地名為氏。周代有褚地,當地居民就以褚為姓。二是以官職為姓。相傳春秋時期的來宋、衛、鄭等國都有一個名為褚師的官職,負責掌管城市的集市貿易。后來,擔任這些官職的人的后代便以官職為姓氏,姓褚師,再后來又簡化為單姓褚。三是出自他族。今彝、傈僳族有褚姓。
【變遷分布】
漢代時期,主要在河南、山東、江蘇等地分布。隋唐之前,在河南郡(今河南省洛陽市)形成褚姓望族,陽翟(今河南禹州)、錢塘(今浙江杭州)褚氏名人輩出。明清以來,在東北、河北、上海、浙江、廣東、云南等地均有分布。
【名人薈萃】
褚少孫:西漢史學家。潁川(治今河南禹州)人,寓居沛縣(今屬江蘇)。元帝、成帝時博士,曾補寫過司馬遷《史記》,今本《史記》中“褚先生曰”就是他的補作。
褚裒:東晉大臣。河南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女為晉康帝皇后。永和初年,進號征北大將軍、儀同三司。
褚亮:唐代大臣、詩人。杭州錢塘人。秦王李世民文學館十八學士之一。官至通直散騎常侍,封陽翟侯。褚亮為太宗朝宮廷詩人,其詩文與虞世南齊名,盧照鄰稱其所作“風標特峻”。常侍從太宗征戰,多有進諫。被史學家稱為江左名流。卒陪葬昭陵。
褚遂良:唐代宰相,著名書法家。錢塘(今浙江杭州)人。褚遂良博通文史,精于書法,以善書由魏徵推薦給太宗,受到賞識,后任諫議大夫。他曾勸諫太宗暫停封禪,并對朝政提出過許多積極建議。褚遂良與歐陽詢、虞世南、薛稷為初唐四大書法家。
上一篇:百家姓《茅(máo)》姓起源
下一篇:百家姓《龐(páng)》姓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