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 宋(sòng)
118 宋(sòng)
【尋根溯源】
宋姓源自子姓。周武王滅商之后,殷紂王之子武庚參與“三監”之亂,被周公旦所殺。為奉商祀,封紂王之兄微子啟于宋(今河南商丘一帶),由微子之孫稽正式就封,宋國在戰國時被齊、魏、楚所滅。其后人遂以國為氏,稱宋姓。此外,五代以來,西夏、清均有他族改稱宋氏者。
【變遷分布】
秦代時期,在秦、楚等地均有宋氏足跡。漢代以后,散播河南、山西、陜西、山東、浙江、安徽、江西、湖北、甘肅等地。南北朝時期,在河南(今河南洛陽)、弘農(今河南靈寶北)、京兆(今陜西西安)、扶風(今陜西興平東南)、敦煌(今屬甘肅)、樂陵(今屬山東)等郡形成望族。唐宋時期,擴展到四川、湖南、福建、廣西、廣東等地。北宋時期,主要集聚于今陜西、河北、四川、河南等地。明代時期,則集中在山東、浙江、江西等地。宋氏在當今尤以魯冀豫、四川、黑龍江分布最為密集。
【名人薈萃】
宋玉:又名子淵,戰國后期楚國辭賦作家。戰國時鄢(今襄樊宜城)人。相傳他是屈原的學生。曾事楚頃襄王。好辭賦,為屈原之后辭賦家,與唐勒、景差齊名。相傳所作辭賦甚多,今多亡佚。流傳作品有《九辨》、《風賦》、《高唐賦》、《登徒子好色賦》等。傳說其人才高貌美,為古代四大美男之一。
宋弘:東漢名臣。京兆長安(今陜西西安)人。為人正直,做官清廉,對皇上直言敢諫。赤眉軍入長安時以佯死得免,光武帝劉秀即位,拜為太中大夫,以清行稱。向光武多進規諫。湖陽公主寡,欲嫁宋弘,弘辭以“糟糠之妻不下堂”。這就是“糟糠之妻”的由來。宋弘曾先后為漢室推薦和選拔賢能之士三十多人,有的官至相位。光武帝劉秀對他甚為信任和器重,封他為宣平侯。
宋璟:唐代賢相。邢州南和(今河北)人。進士出身,官歷上黨尉、鳳閣舍人、御史臺中丞、吏部侍郎、吏部尚書、刑部尚書等職。唐開元十七年(729)拜尚書右丞相。授府儀同三司,晉爵廣平郡開國公。歷任武后、睿宗、玄宗三朝,與姚崇并為名相,時稱“姚宋”,對造就開元盛世頗有貢獻。
宋之問:唐代著名詩人。汾州(今山西省汾陽)人。以善五言詩與沈佺期齊名,并稱“沈宋”,其詩對唐代律詩的形成和發展頗有影響,明人輯有《宋之問集》。
宋琬:清初著名詩人,清八大詩家之一。萊陽(今屬山東)人。順治時進士,官至四川按察使,為官清廉,仕途坎坷。他一生精于著作,是我國有代表性的詩人,與安徽施潤章齊名,時稱“南施北宋”。又與嚴沆、施潤章、丁澎等合稱為燕臺七子。著有《安雅堂集》及《二鄉亭詞》。
上一篇:百家姓《談(tán)》姓起源
下一篇:百家姓《茅(máo)》姓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