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法國重要劇作家,“荒誕派”戲劇*奠基人之一。
阿達莫夫生于高加索,為俄國阿美尼亞族血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加入反法西斯斗爭的行列。開始,阿達莫夫參加了超現實主義*運動。從40年代末起,轉向“荒誕派”戲劇的創作,并進入他戲劇創作的鼎盛期。其作品主要有:《大小演習》(1950)、《淺陋的習作》(1950)、《進犯》(1950)、《一切人反對一切人》(1953)、《塔拉納教授》(1953)、《彈子球機器》(1954)、《帕奧羅-帕奧利》(1957)等,阿達莫夫認識布萊希特之后,深受布萊希特戲劇理論的影響。1957年后,脫離了“荒誕派”。作品主要是《一八七一年春天》等劇作。此外,阿達莫夫還有自傳體小說《自白》(1946)等作品。
阿達莫夫認為戲劇是“可見世界與不可見世界接觸和產生矛盾的場所”,他的戲劇表現的是“悲劇的極限狀態,這里只有窒息與恐怖的感情”。因此,他常常使用直覺的形象,即通過舞臺形象,來挖掘人的內心痛苦,把人與人沒有交流,人與社會的隔膜揭示出來,把人的孤獨和恐怖充分展現出來,并賦予其某種象征意義。他的戲劇呈現出抽象性和寓意性。同時,阿達莫夫的戲劇也流露出悲觀的情調,命運似乎是不可抗拒的。
上一篇:阿赫瑪托娃,安娜·安德烈耶芙娜作品分析
下一篇:阿連德,伊薩貝爾作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