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 宗(zōng)
176 宗(zōng)
【尋根溯源】
宗姓主要有兩種來源。一是源自姬姓。周公族有大夫宗伯,掌管宗室之事,因其官職世襲,其子孫便以官職為氏。二是源自僖姓。春秋時宗子封于宗國(今安徽舒城一帶),其后代也以宗為氏。
【變遷分布】
早期居住在今河南、陜西、安徽等地。漢代以后,在京兆郡(今陜西西安)形成郡姓望族。南北朝至唐代,“南陽宗氏”一支擔任朝廷要職。宋代以來,在北京、河北、河南、江蘇、浙江、湖北等地均有分布。
【名人薈萃】
宗慈:東漢名士,“八顧”之一。南陽安眾(今屬河南南陽)人。舉孝廉,九辟公府,有道征,不就。后為脩武令。時,太守出自權豪,多取貨賂,慈遂棄官去。征拜議郎,未到,道疾卒。南陽群士皆重其義行。
宗希華:南朝儒學大師,有“荊楚儒學宗師”之稱。
宗臣:明代文學家。興化(今屬江蘇泰州興化)人。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將宗澤后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進士,由刑部主事調吏部,歷任吏部稽勛員外郎、福建參議、福建提學副使,卒官。詩文主張復古,與李攀龍等齊名,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報劉一丈書》,對當時官場丑態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宗元鼎:清代詩人。江都(今屬江蘇)人。工詩善畫,與兄元觀、弟元豫、侄之瑾、之瑜時稱“廣陵五宗”。康熙十八年(1679),抵京貢太學部考第一,銓注州同知,后未及仕而卒。
上一篇:百家姓《應(yīng)》姓起源
下一篇:百家姓《丁(dīng)》姓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