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調做事,低調為人
南懷瑾先生說:“凡有才具的人,多半鋒芒凌厲,到不得勢的時候,一定受不了,滿腹牢騷,好像當今天下,舍我其誰?如果我出來,起碼可比諸葛亮。有才具的人,往往會有這個毛病,非常嚴重!我們看到許多朋友,個性非常倔強,人格又很清高,但是這樣性格往往鋒芒太露,不但傷害了別人,同時也傷害了自己。”
毋庸置疑,南先生是在勸誡世人不要驕傲自大,妄自菲薄。換句話說,就是要隱藏自己的鋒芒,要低調處世。縱然有才具,也要等待時機,成功是給耐得住寂寞、經得起考驗的人。這對于職場中的人們來說,更是如此。
很多人都在強調,這是一個要說、要表達的年代。縱然如此,也要適可而止,也要懂得收斂。特別是在充滿各種各樣競爭的職場中,若是學不會低調,那就可能成為嘩眾取寵的小丑,別人即使暗算自己,也察覺不到。
大自然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你看,山不炫耀自己的高度,并不代表它不能聳立云端;水不詮釋它的清澈,也不代表它不能甘甜如飴,清澈見底;蝴蝶不自詡自己堅強,卻不代表它飛不過滄海……
在職場生活中,誰能為我們撐起一片天?誰能讓我們步步高升?誰能讓我們獲得上司的賞識?誰能給我們加薪?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我們自己。初入職場,你可能覺得自己才識多,學歷高,工作能力強,可是你卻每天在做著一些看似毫無意義的體力活,比如復印,跑上跑下送資料,打掃衛生,給上司泡茶……如果你不是一個沉得住氣,能夠低調處世的人,那么你肯定會有一肚子的牢騷,會埋怨,甚至在心里痛罵自己的上司。原因只有一個,你覺得他屈了你的才。
事實上,去到任何一個公司,無論它好壞,強大與否,要想得到賞識,最終成為精英和骨干,都需要一番磨煉。事實上,從瑣碎的小事干起,就是磨煉的開始。俗話說:“是金子在哪里都會發光。”真材實料,自有分曉。在煥發你獨到的光芒之前,你所要做的,就是高調做事,低調為人。而這也是南先生所期盼人們做到的。
南先生一生與人無爭,低調為人處世,腳踏實地地做著自己的事情。比如,南先生一生,無論清寒還是富足,都一心一意地研究學問,潛心修禪悟道。這樣的為人處世的態度,源自他早年遭遇的一件險事。
南先生的父親是個很有商業頭腦的人。在南先生小的時候,他父親在鄉下開店,主要銷售布匹、大米以及其他日用百貨,再加上他家大量的田租,南家的家底比較殷實,與一般的家庭相比,要富裕得多。
縱然南父深諳生意的智慧,但是他并沒有因此而逼迫他的獨子——南先生繼承家業,跟他學習經商。事實上,南父是個非常開明的人。當時現代科學知識的學習不斷興起,南父希望南先生不僅懂得中國傳統文化知識,也了解一些現代科學知識。于是,他想方設法送南先生去城里讀書。
這年寒假,南先生的奶奶六十大壽。父親為了給奶奶祝壽,在家中大擺壽宴,場面非常隆重、豪華。這一場壽宴一直持續到正月十五。生日宴席一結束,南先生就喊著要回學校。父母阻撓不過,只好答應。
就在南先生離開家的這天夜里,南家被海盜洗劫一空,父母親急中生智才逃過一劫,保住了性命。那年南先生才十一歲,這件事給南家很大的打擊,也讓南先生刻骨銘心。南先生明白,若不是給奶奶大操大辦壽宴,那么高調,也不會招致別人的覬覦。
因此,后來南先生一生在為人處世上,都非常低調。他認為人無論如何,不能太張揚。當今社會,紛繁復雜,自古人心難測,低調少樹敵,甚至不樹敵;而高調,則可能處處與人為敵。真正聰明的人,會低調為人處世,高調做事。在職場中亦是如此。只有這樣,才能為職場和諧貢獻自己的一份力。在這方面,南先生也是躬身親為的。
在臺灣期間,南先生曾在臺灣輔仁大學授課,講授《易經》。在他的課堂上,教室里總是坐滿了學生,就連窗戶外面也站著認真聽課的學生。這樣的現象在整個輔仁大學都是鮮見的。對于講授同類性質課的教授來說,便無疑形成了一種強烈的對比,更是一種打擊。
一年之后,南先生竟然主動向學校申請停止講授《易經》這門課。當有人問起他停課的緣故時,南先生平靜地說,這門課太受學生的歡迎,不能再講了,以免造成別人更多的不愉快與困擾。
正是因為南先生低調處世,所以他才能做到急流勇退。盡管如此,南先生依舊高調做自己的事,潛心研究學問,孜孜不倦。正是如此,南先生才能收獲博大的智慧。
職場是我們人生必經的路途,但是其中也可能充滿艱難險惡。尤其是在競爭激烈、涉及各自的切身利益的時候,要在充滿硝煙的無形戰場中明哲保身,取得勝利,就要謹言慎行、低調為人。與此同時,要腳踏實地地做好自己的事,要高調做事。這才是實現職場有事可做、有友可交的有效途徑。
上一篇:了解下屬,才能得人心
下一篇:生如蓮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