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革命搖籃與鄱陽湖文明
江西鄱陽湖地區,自然景觀秀麗,人文景觀文明。南昌是建成有2200年歷史的文明古城。滕王閣是江南三大名樓之一,它展示出唐代古建筑文明。景德鎮繼承著兩千年前的陶瓷文明,人文資源豐富多彩,在這里留下眾多歷史文人的珍跡。如陶淵明、蘇東坡、白居易、范仲淹、王安石、文天祥、歐陽修、徐霞客等都在此生活過,留下著他們的紀念故居和故事記憶。在紅色革命搖籃里,孕育了一批紅色圣地,如八一起義、秋收起義、安源工人運動、井岡山根據地、瑞金蘇維埃。擁有眾多的紅色革命領導人的革命活動傳承和舊居文物記憶,如毛澤東、周恩來、朱德、陳毅、賀龍、彭德懷、方志敏、葉挺等一批人民共和國的創建人在這里戰斗和生活。中華文明和紅色革命活動在這里傳承,繼續發揚光大。
一、八一起義共和春
1927年8月1日,以周恩來為首的中共前敵委員會在南昌組織了八一起義。朱德、陳毅、賀龍、葉挺等同心協力參戰。以朱、毛為首的工農紅軍會師井岡山,建立了第一個革命根據地,農村包圍城市,在江西瑞金建立工農政權,與蔣介石軍進行五次反“圍剿”的斗爭。轉向長征,戰略轉移,中共抵達延安抗日。詩曰:
恩來統率起義軍,八一暴動萬軍奔。
百花洲頭朱賀起,森嚴鐵門講武親。
南下會師士氣奮,黃洋炮聲擊潰音。
中華共和瑞金建,與敵周旋轉長征。
二、八一旗幟如長龍
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生動再現了八一起義的光輝歷史。起義總指揮調動著千軍萬馬。詩曰:
八一起義炮聲隆,周朱陳賀群蛟龍。
轉戰南北紅權有,軍旗揚帆瑞氣融。
愛國基地風雷動,銘記歷史氣如虹。
意氣風發泰山重,嶄新篇章氣勢宏。
三、紅軍會師井岡山
1927年“八七”會議后,毛澤東組織秋收起義,1927年9月29日到達三灣,對工農紅軍實行改編。1927年10月27日抵達井岡山茨坪。1927年8月1日南昌八一起義成功。1928年1月12日朱德組織湘南暴動。朱德、陳毅率南昌起義軍和湘南農民軍萬余人,同毛澤東秋收起義軍千余人于1928年4月會師井岡山,并成立紅軍第四軍。紅軍會師井岡山,是我黨我軍歷史上的光輝篇章。1928年6月23日,龍源口大捷,根據地和紅軍力量雙發展。詩曰:
秋收起義工農千,三灣改編紀律緣。
八一紅軍戰機展,朱毛握手井岡山。
歷史光輝喜慶宴,萬名戰士笑語喧。
龍源口戰大捷喚,高舉紅旗道路寬。
四、井岡山精神代代春
創建紅色革命根據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走中國革命之路。愛國精神、時代精神在號召工農大軍奮勇前進。詩曰:
奮進道路艱苦奔,巍峨井岡今朝新。
黃洋眺望紅旗蕩,星火燎原勇猛尊。
愛國精神長松勁,時代新風復興親。
三灣改編天兵煉,人民當家萬象春。
五、中華蘇維埃瑞金
瑞金,紅色故都,中華蘇維埃的首府。沙洲壩擁有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舊址、毛主席舊居等革命舊址群,紅軍檢閱臺象征著戰無不勝的紅軍大軍。革命烈士紀念館依山臨水而建,展廳里陳列著17394位烈士英名錄。1934年10月10日,中央紅軍主力撤離瑞金,經二萬五千里長征,抵達延安,北上抗日,經持久戰,最終贏得勝利。詩曰:
紅色心臟沙洲壩,高舉中華蘇維埃。
依山臨水英烈派,無限忠誠壯烈哉。
牢記紅軍檢閱態,威嚴壯觀曉色開。
長征始發闊步快,氣壯山河抗日懷。
六、井岡山攬景
紅色革命根據地井岡山,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豐富多彩。茨坪是1927年間中國工農革命軍的根據地,毛澤東、朱德舊居地和紅四軍軍部所在地。《井岡山的斗爭》一文就出于此。五指峰是井岡山主峰,山峰如右手五指狀而得名,是紅軍游擊戰斗的出沒處。黃洋界四周崇山峻嶺、萬峰競險,四季氣候多變,云霧彌漫,故稱“汪洋界”。茅坪景區群山環抱,一派田園風光。八角樓曾是毛澤東舊居、陳毅舊居和紅四軍士兵委員會舊址。詩曰:
茨坪舊居紅軍根,澤東寫下斗爭文。
五指主峰游擊進,雙手握拳戰敵春。
崇山峻嶺黃洋界,云霧彌漫峭壁深。
群山環抱茅坪駿,革命遺址田園村。
七、騰王閣抒懷
騰王閣,江南三大名樓之一,是南昌市古代文明的著名建筑物。唐代顯慶四年(659年)始建,共毀樓28次之多,最后一次毀于1926年。新中國建立后,1983年開始重建,1989年落成。采用仿宋閣樓,共9層,凈高57.5米,建筑面積13000多平方米。第3層陳列有漢白玉雕《騰王閣序》。鄱陽湖秋景有成千上萬只候鳥飛臨,登樓眺望,“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之美景盡收眼底。詩曰:
王勃作序雄杰才,文人大夫宴飲臺。
氣宇軒昂放光彩,嶄新風姿曉色開。
暮秋候鳥旋飛舞,揮毫潑墨抒情懷。
登高覽勝鄱陽美,妙趣橫生和風來。
八、桃源美景
廬山是在第四紀冰川造山運動時期所造成。它以云海、絕壁、瀑布而聞名。在秀峰景區,留下白居易、范仲淹、徐霞客的詩詠和游記。蓮花洞又展現了峰巒疊翠、林木幽深的風光。詩曰:
玉峽龍潭秀峰生,觀瀑攬景育心靈。
桃花源記淵明景,居易霞客詠詩情。
峰戀疊翠妙仙境,林木幽深蓮花寧。
繁花似錦心如鏡,湖光山色畫意生。
九、東林寺與西林寺
廬山西景區,溶洞古寺眾多。東林寺大雄寶殿有五百羅漢壽星。慧遠和尚一心修行和“虎溪三笑”的故事。西林寺有唐代千佛空心塔峭立。剪刀峽有名瀑烏龍潭雙瀑,瀑布猶如銀河傾瀉,出現剪刀峽龍獅、佛燈、瀑布云三大奇觀。詩曰:
溶洞古寺景色幽,東林羅漢五百秀。
大雄寶殿逍遙游,虎溪三笑仰天吼。
西林佛塔七層修,唐代千佛塔福壽。
烏龍雙瀑萬古流,銀河傾瀉凱歌奏。
十、陶瓷文明
景德鎮,中國“瓷都”。追溯歷史有唐代白瓷、五代青瓷、元代青花瓷、明代五彩瓷,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年間,瓷器發展到巔峰。積淀2000余年的文化,讓瓷器與繪畫、雕塑、詩詞、書法融為一體,更展現出文化的內涵。景德鎮陶瓷館有文人郭沫若的題字,展出古瓷1000余件及建國后收藏的陶瓷珍品1500余件。詩曰:
制瓷工藝國之寶,清代窯業達巔峰。
源遠流長兩千載,聞名五洲現代風。
繪畫雕塑融一體,書法詩詞添神情。
打開國門全球唱,文明珍品釉瓷豐。
2012年3月8日
上一篇:紅色歷史記憶
下一篇:詩興歌吟黨的十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