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琯賦》(見《歷》54卷11頁、《唐》6490頁上、《文》392頁)、《北郊迎冬賦》(見《歷》49卷15頁、《唐》6475頁上、《文》250頁)、《冰泮曲池賦》(見《歷》30卷26頁、《唐》6474頁下、《文》171頁)、《登天壇山望海日初出賦》(見《歷》3卷16頁、《唐》6480頁上、《文》26頁)、《東郊迎春賦》(見《歷》49卷9頁、見《唐》6471頁上、《文》249頁)、《瞽者告協風賦》(見《歷》7卷18頁、《唐》6487頁上、《文》63頁)、《開冰賦》(見《歷》30卷31頁、《唐》6474頁上、《文》175頁)、《昆明池習水戰賦》(見《歷》64卷27頁、《唐》6491頁下、《文》299頁)、《浪井賦》(見《歷》29卷26頁、見《唐》6498頁下、《文》178頁)、《履霜堅冰至賦》(見《歷》67卷11頁、《唐》6483頁下、《文》174頁)、《律呂相生賦》(見《歷》13卷29頁、《唐》6475頁下、《文》89頁)、《墨池賦》(見《歷》63卷8頁、《唐》6490頁下、《文》159頁)、《木從繩賦》(見《歷》44卷21頁、《唐》6482頁上、《文》194頁)、《南蠻北狄同日朝見賦》(見《歷》47卷3頁、《唐》6482頁下、《文》241頁)、《蒲輪賦》(見《歷》89卷17頁、《唐》6496頁下、《文》552頁)、《秋潭賦》(見《歷》29卷2頁、《唐》6479頁、《文》157頁)、《取榆火賦》(見《歷》11卷7頁、《唐》6472頁下、《文》560頁)、《朔方獻千里馬賦》(見《歷》135卷9頁、《唐》6502頁上、見《文》608頁)、《獺皮書袋賦》(見《歷》63卷31頁、《唐》6491頁上、《文》486頁)、《庭燎賦》(見《歷》50卷23頁、《唐》6488頁下、新舊《唐書》)、《五色露賦》(見《歷》9卷5頁、《唐》6488頁上、《文》73頁)、《懸土炭賦》(見《歷》13卷36頁、《唐》6478頁上、《文》92頁)、《轅門射戟枝賦》(見《唐》6492頁上、《文》295頁)
上一篇:王起的故事
下一篇:王逸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