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形成過程中的重要著作。馬克思1844年4-8月寫于法國巴黎,故又稱《巴黎手稿》。它可能是馬克思計劃公開出版的《政治和國民經濟學批判》一書的部分草稿,但由于這一計劃沒有實現,所以《手稿》在馬克思生前一直未公開出版。原稿有些散失。1927年,首次以《〈神圣家族〉的預備著作》為題收入莫斯科出版的《馬克思恩格斯文庫》,但這個版本很不完全。1932年,蘇聯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研究院編輯出版《馬克思恩格斯全集》(德文版),《手稿》獲全文發表,標題是:《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政治經濟學批判,附論黑格爾哲學的最后一章》。這個版本得到了廣泛公認,標志《手稿》正式問世。后編入《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
這部手稿,是馬克思在巴黎時期(1843年10月-1845年2月)進行理論研究和探索所取得的主要成果。早在1841年馬克思在《博士論文》中就曾表示,“反對一切天上的和地下的神靈”,表明他以革命民主主義者的姿態登上社會舞臺。1842年10月至1843年3月在《萊茵報》工作期間,積極參加反對普魯士專制王朝及其反動政策的斗爭,維護貧苦群眾的利益,在理論上開始研究和探討人們的經濟利益同人們的政治態度,同國家、法的關系,初步認識到研究經濟問題的重要性,發表了一些文章,標志著他已開始從唯心主義轉向唯物主義,從革命民主主義轉向共產主義。《萊茵報》被查封后,馬克思為解決使自己“苦惱的疑問”,退回書房,寫作《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并于1844年2月把這部著作的《導言》和另一篇論文《論猶太人問題》發表在《德法年鑒》上,得出了“市民社會”決定國家的結論,第一次公開表述了無產階級歷史使命的思想,說明對“市民社會”的解剖應當到政治經濟學中去尋求。這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形成過程已進入決定性階段。此后,馬克思在巴黎便集中時間和精力研究政治經濟學、法國社會主義者和法國歷史,深入實際,經常同工人交往,直接觀察資本主義的經濟關系和階級關系,研讀了大量的政治經濟學著作,作了許多摘錄、評論和筆記,逐步確立了自己新世界觀的基本觀點。《手稿》就是這些研究成果的真實記錄。
《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由一篇序言和三個手稿組成。在《序言》中,馬克思主要交待了寫作這部手稿的指導思想和當時研究與著述的計劃。《第一手稿》從人們的收入來源方面分析了資本主義社會三大階級及其矛盾斗爭,提出并論述了異化勞動理論;《第二手稿》目前僅存很少部分,主要是分析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階級關系及其斗爭結局;《第三手稿》對前一手稿有若干補充和發揮,初步論述了新的共產主義世界觀及其哲學基礎,全面批判分析了黑格爾哲學和一般哲學。
這部手稿,首先批判地考察了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指出了它的自身矛盾,揭露了它為資本主義制度辯護的歷史局限性,說明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勞動和資本的對立運動,必然導致資本主義的滅亡。《手稿》的主要內容之一,是批判地分析黑格爾和費爾巴哈的異化概念,并從經濟事實出發,運用自己的異化勞動理論剖析資本主義社會矛盾,論述工人革命的必然性和共產主義的種種特征。馬克思認為,私有財產的本質是異化勞動;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異化勞動表現為勞動者同他們的產品相異化,同他們的生產活動本身相異化,同他們的類生活相異化,最后造成的直接結果是人同人相異化。書中指出:異化勞動為資本家制造了財富,為工人生產了貧窮,直至餓死。這便以異化理論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階級關系。同時,馬克思還指出,有產和無產的對立也就是勞動和資本的對立。因此,用共產主義取代資本主義,就要積極揚棄異化勞動和私有財產,達到“工人解放”,實現人類自身歷史的否定之否定發展。這就以哲學的形式引出了無產階級革命必然性的結論。在《手稿》中,馬克思還全面批判了黑格爾哲學體系以及整個舊哲學,闡發了自己新世界的一系列基本觀點。他指出:物質生產活動是人類最基本的實踐活動,理論、認識依賴于實踐。書中概要地論述了生產實踐是人同自然界、自然科學和人的科學相統一的基礎這一深刻思想,進而指出,整個所謂世界歷史不外是人通過人的勞動而誕生的過程。從這一點出發,馬克思還初步論述了物質生產活動決定政治制度和各種社會意識形態等原理。
這部手稿是馬克思主義初創時期的著作,總的來說還具有過渡的性質,尤其是馬克思的異化理論和對共產主義的論證還有些費爾巴哈人本學的影響。但是,這部著作表明馬克思主義已初具雛形,特別是對于全面制定馬克思主義哲學世界觀開辟了道路,在馬克思主義形成過程中,具有繼往開來的重要意義。
上一篇:一八四八年至一八五〇年的法蘭西階級斗爭
下一篇:一千零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