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朝鮮詩人。一九一三年十一月六日生于咸鏡北道會寧郡一個貧農家庭。從小隨父飄泊到西伯利亞謀生,后畢業于高爾基師范大學,做教育工作和文學研究工作,寫過一些文學評論和詩歌。一九四五年朝鮮解放,他回到祖國,一度在《朝鮮新聞》報社任編輯,同時從事詩歌創作。一九五〇年被選為朝鮮藝術同盟副委員長。一九五一年獲二級國旗勛章,同年七月三十一日在祖國解放戰爭中犧牲。抒情詩《圖們江》是他回國后創作的第一篇作品,詩中回顧圖們江的辛酸歷史,反映朝鮮人民的苦難生活和人民獲得解放的喜悅心情。此后創作了兩篇長篇敘事詩、五首抒情敘事詩和幾十首抒情詩。抒情敘事詩《土地之歌》,長詩《生之歌》,抒情詩《秋千》、《垂柳》、《在河堤上》和組詩《戰斗的麗水》,都是寫農民分得土地的歡樂、工人勞動競賽中忘我熱情和人民的幸福生活的。在祖國解放戰爭中,他把詩歌當作武器,充分發揮了鼓舞斗志作用。在《在燃燒的街道上》、《叫敵人死亡》、《我的高地》、《我們是朝鮮青年》等詩歌里,揭露美國侵略者的罪行,歌頌朝鮮人民的英雄氣概和獻身精神。他的代表作是長篇敘事詩《白頭山》,全詩由序詩、尾聲和七章組成,以一九三六年朝鮮人民游擊隊攻打普天堡的戰役為主要情節,歌頌了金日成領導的抗日武裝斗爭的不朽業績和朝鮮英雄兒女的獻身精神。詩中用敘事抒情相結合的手法,情節緊湊,語言鏗鏘有力,為朝鮮長詩創作開辟了道路。
上一篇:趙匡胤
下一篇:趙壹的《刺世嫉邪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