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爾、摩爾根的遺傳學說主張,一切有機體——從豌豆到入——都有相同的遺傳規律,這是由于“基因”的存在,使有機體后代的結構與其前代相同,即有機體的遺傳特性能夠原封不動地從前代傳給后代,而不受有機體生活條件的影響。當時蘇聯的米丘林、李森科學派反對這種觀點,他們否認“基因”的存在,認為有機體的遺傳性,是許多前代為了適應變化著的外界條件而發展變化的結果。換句話說,就是有機體在外界條件影響下所獲得的變異性可以遺傳。在蘇聯生物學界,這兩派發生了激烈爭論。后來,1948年7月31日至8月7日,蘇聯農業科學院召開大會,李森科在會上作了題為《論生物科學的現狀》的報告,總結了這兩派的爭論,給孟德爾、摩爾根學派扣上了“唯心主義”、“形而上學”的帽子,并且宣布他的結論得到了黨中央的“贊同”。這樣,本來是科學上兩派不同觀點的爭論,變成了對另一派的“批判”。這次對孟德爾、摩爾根學派的批判,對蘇聯哲學界也發生深遠影響。蘇聯農業科學院召集的大會開過以后,跟著蘇聯科學院哲學研究所也召開會議,討論農業科學院大會的“成果”。從此,大多數哲學家都成了米丘林學說的擁護者,許多人參與了批判孟德爾、摩爾根學說的行列,并竭力在哲學上論證米丘林學說的正確性。這種用行政手段解決生物學上不同學派的爭論,是違反科學發展規律的,它必然妨礙哲學和自然科學的發展,產生不良的影響。
上一篇:蘇聯一九四七年的哲學討論會
下一篇:蘇聯哲學界對德波林學派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