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廣斌(1924—1967)四川忠縣人,中共黨員。1948年,由于叛徒出賣,在成都被捕。先后被囚禁于重慶中美合作所“渣滓洞”、“白公館”集中營。楊益言(1925-),四川重慶人,中共黨員。1948年在重慶被國民黨特務機關逮捕,監禁于“渣滓洞”集中營。重慶解放前夕,兩人越獄脫險。解放后,羅、楊都在共青團重慶市委工作,他們曾在重慶、成都等地作過一百多次報告,寫有報告文學《圣潔的鮮花》、《江姐》、《小蘿卜頭》,革命回憶錄《在烈火中永生》等,反映“中美合作所”集中營的斗爭,介紹烈士們的英雄事跡,引起熱烈反響。在此基礎上,他們合著長篇小說《紅巖》(1961),在不到兩年內發行四百多萬冊,創造了建國以來長篇小說發行量的最高紀錄。“文化大革命”中,江青反革命集團把這部小說誣為“叛徒文學”,對作者進行殘酷迫害,羅廣斌因此致死。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后,《紅巖》才得以平反。
《紅巖》描寫的是解放戰爭勝利前夜,光明與黑暗的一場特殊戰斗。當時,解放戰爭正以雷霆萬鈞之勢向前推進,盤踞在重慶的國民黨反動派進行著垂死掙扎,把許多共產黨人和革命者關進“中美合作所”。他們用各種新式刑具,對革命者施用非人的酷刑,許多革命者英勇犧牲。革命者們在獄中地下黨的領導下堅持斗爭。在重慶解放前夕,終于獲得越獄的成功。作者在表現這場革命和反革命的大決斗時,把獄中斗爭、我黨的地下活動以及城市學生運動、農民武裝斗爭幾條線索交織成一個整體,再現了當時的斗爭形勢和時代風貌,深刻揭露了國民黨反動派勾結美帝國主義捕殺共產黨人和革命青年的血腥罪行;熱情謳歌了共產黨人為無產階級事業而獻身的忠貞不渝的革命精神和豪邁的英雄氣概,《紅巖》是一本生動的共產主義教科書。
《紅巖》十分成功地塑造出一批血肉豐滿的共產黨人英雄形象。江姐和許云峰是作者著力刻畫的英雄人物。江姐是一位對黨忠貞、對敵斗爭頑強不屈、政治上成熟的優秀的女共產黨員形象。她第一次出現在成崗家里,就表現出機敏干練的地下工作者特有的風度。碼頭上批評甫志高,只一句話就表現了她的經驗豐富和沉著老練。去川北途中,她突然在城頭看到了丈夫鮮血淋淋的頭顱,禁不住要慟哭出聲,但她竭力控制住自己,沉著勇敢地投入新的戰斗。被捕后,她把敵人的審訊當作揭露敵人的戰場,使敵人狼狽不堪。最后從容就義,表現出共產黨人視死如歸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許云峰是深受地下工作者和獄中戰友尊敬的我地下黨的領導干部形象。他有高度的政治敏感,驚人的判斷力和卓越的指揮才能。他對黨的事業無限忠誠,為了同志的安全,他沉著機智,挺身而出,從容就捕。在獄中幾次和敵人交鋒,他從容不迫,大義凜然,痛斥敵人,表現出共產黨人威武不屈的英雄氣概。最后用自己的生命掩護了戰友們的安全,壯烈獻身。
《紅巖》以高度的藝術概括,寫出了敵人的反動本質和特征。如特務頭子徐鵬飛,剛愎自用,手段毒辣,有豐富的反革命經驗。作者通過徐鵬飛與許云峰的幾次精神戰,徐鵬飛與嚴醉的勾心斗角,把那兇殘而又虛弱、狡猾而又愚蠢的本質,暴露得淋漓盡致。
《紅巖》在結構上,宏偉而嚴謹,線索紛繁而又清晰。前十章寫獄外斗爭,將作品放在蔣家王朝面臨覆滅的背景上,描寫了重慶市地下斗爭及農村武裝斗爭。由甫志高叛變,許云峰、江姐等革命者被捕,很自然地轉入后二十章的獄中斗爭。獄中斗爭又以對劉思揚的一抓一放,把渣滓洞與白公館、獄內與獄外斗爭聯系起來。獄中不僅有共產黨員,還有要求抗日的楊虎成將軍等,反映出這場斗爭的深度和廣度。《紅巖》大量地使用細致的心理描寫,深入地開掘人物的內心世界,使人物形象真實感人;語言剛健蒼勁,飽含感情,簡潔有力。
上一篇:羅賓漢謠曲
下一篇:羅摩衍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