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美國短篇小說家。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生于一個醫生家庭。歐·亨利從十五歲就在叔父的藥房當學徒,二十歲時到西部牧場放了兩年牛,一八八四年起,先后做過會計員、售貨員和銀行出納員,辦過《滾石》周刊。一八九六年,他因銀行虧空涉嫌逃到拉丁美州避難。翌年,冒險回家探望病妻而被捕。三年后,因“行為良好”,獲提前釋放。這一段生活經歷和耳聞目睹,成了他日后文學創作的素材。歐·亨利的創作從監獄開始,并用筆名歐·亨利。一九〇〇年出獄后定居紐約,常出沒于公園、小酒館、貧民窟等地,自稱為紐約“四百萬”小市民中的一員,以幾乎每周一篇的速度寫作短篇小說。一九一〇年病逝于創作旺盛時期。
歐·亨利一生寫了三百多篇短篇小說。分別收入《白菜與國王》(1904)、《四百萬》(1906)、《西部之心》(1907)、《市心》(1908)、《滾石》(1913)等集子,共分寫拉丁美洲生活、美國西部生活和紐約曼哈頓區生活等三類,其中以后一類成就最大,作者因此享有“曼哈頓的桂冠詩人”之稱。這一類短篇大多描寫諸如店員、辦事員、窮畫家、流浪漢等處于社會低層的“小人物”朝不保夕,捉襟見肘的可憐處境?!毒炫c贊美詩》中,一個無家可歸的流浪漢為了謀取免費的食宿,希望被警察抓進監獄,但始終未能遂愿,當他在一座教堂外面聽到贊美詩,決定重新做人時,警察卻把他作為無業游民抓進了監獄。小說貌似幽默實則辛酸,揭示了“小人物”窮困潦倒,以監獄為“安樂”的悲慘命運。《麥琪的禮物》寫一對窮困的夫婦在過圣誕節時,絞盡腦汁互贈禮物,妻子賣掉身上唯一珍貴的引以驕傲的長發,給丈夫買了一條表鏈;而丈夫用唯一值錢的祖傳三代的金表,為妻子換了一副裝飾長發的發流。最后兩人互贈禮物時才發現禮品對雙方都已成了廢物,不禁含淚而笑。歐·亨利的一些短篇還揭露了大資產階級的本性《黃雀在后》中,強盜、騙子、金融家在一起比騙術,結果一個勝過一個,最高明的還是金融家,從而點明了金融家是最大的騙子和強盜。歐·亨利的優秀短篇被譽為“美國生活的幽默的百科全書”,充滿了對資本主義社會各種丑惡現象的針砭,并寄托著作者對普通人們的深切同情,但他的一些作品不免有迎合社會上庸俗情趣的偏頗,有時又用廉價的安撫沖淡了作品的社會意義。歐·亨利的藝術風格獨特。他的作品情節迭宕多姿,構思巧妙精細,尤其以出人意料,突然轉折的結尾耐人尋味,被后人稱為“歐·亨利筆法”。他的語言幽默風趣,常用雙關語、訛音諧音,聯想引伸等增強作品的藝術感染力。
上一篇:楚辭
下一篇:歐也妮·葛朗臺(1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