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時期西歐較大的農民起義,“扎克”意為“鄉下佬”,是封建貴族對農民的賤稱,起義由此得名。十四世紀,法國農村的階級矛盾已經達到極端尖銳的地步。隨著商品貨幣關系的發展,貨幣地租盛行,封建主的貪欲日益擴大,無休止地提高地租額。很多農奴雖已擺脫對封建主的人身依附關系,但又落入高利貸的魔掌。地租、教會什一稅、國家賦稅、雜捐沉重地壓在農民身上。百年戰爭期間,農民處境更加惡化。英、法雙方的雇傭軍都野蠻地掠奪農民,兵禍所至,一片廢墟。1348年,“黑死病”的流行,使農民的災難更加深重,完全陷入貧困破產的境地,不得不鋌而走險,揭竿而起。
1358年5月,起義最初在博韋地區,很快波及到巴黎附近、皮卡爾迪和香檳等省,席卷法國北部。參加起義的除農民外,還有貧苦教士和城市貧民。他們在富有軍事經驗的農民吉約姆·卡爾率領下,組成幾支農民軍,向封建貴族發起進攻。他們所到之處,搗毀領主住宅和堡壘,殺死領主,焚毀登記封建義務的簿冊。他們的口號是“消滅一切貴族,直到最后一個”!起義的發展,促使東北部反對國王政權的城市與農民聯合。城市貧民迫使某些城市給起義者打開城門。起義隊伍的發展,也迫使所有反動勢力聯合起來。原想利用法王被俘的機會奪取王位的那瓦爾國王“惡人”查理,與法國處于交戰狀態的英國封建主,都站在法國統治階級一邊,共同鎮壓起義。1358年6月10日,在博韋區麥羅附近,農民軍與封建主軍隊進行決戰。吉約姆·卡爾統率一萬六、七千農民隊伍,與惡人查理率領的兩千多封建主軍隊相對峙。在農軍強大陣容面前,封建主不敢強攻,轉而施用詭計。惡人查理假意邀請卡爾進行談判,卡爾輕信赴會,被查理逮捕。封建主軍隊趁農民軍失去統帥的情況下,發動猛攻,農民軍被擊潰。統治者到處對起義農民進行血腥鎮壓,殘殺近兩萬人,連老弱婦孺也不能幸免。吉約姆·卡爾遭受酷刑,被活活折磨而死,起義歸于失敗。
上一篇:戴高樂·夏爾
下一篇:托爾斯泰,列·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