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西方哲學流派之一、19世紀末葉產生于美國,20世紀初在美國廣泛流行并開始在資本主義各國傳播。創始人是美國哲學家皮爾士。美國哲學家詹姆士和杜威是使實用主義哲學體系化者。其它主要代表還有美國的米德、胡克,英國的席勒,意大利的帕比尼等。實用主義之最先產生并主要盛行于美國,是與美國從自由資本主義向壟斷資本主義過渡的固有特點聯系在一起的,而實用主義自形成以來也一直被當作美國資產階級思想方式的象征。
實用主義的創始人皮爾士早年就學哈佛大學,畢業于勞倫斯學院,曾任哈佛大學和霍布金斯大學研究院教授。1871-1874年間,他在哈佛大學組織了名叫“形而上學俱樂部”的哲學協會。他生前發表過的兩篇論文《信仰的確定》和《怎樣使我們的觀念清晰明白》就是他根據自己在該協會上作的學術報告整理而成。詹姆士是美國哲學家和心理學家,他早年曾學習神學,在哈佛大學學醫,后興趣轉向心理學和哲學,1897年以后專任哲學教授。主要哲學著作有《心理學原理》、《實用主義》、《徹底經驗主義論文集》等。杜威是美國哲學家和教育家,在美國頗有聲望。早年就學佛蒙特大學和霍布金斯大學,深受新黑格爾主義影響。后任教于密執安大學和芝加哥大學,完全轉向實用主義。1905年起任哥倫比亞大學教授。主要哲學著作有《哲學的改造》、《經驗與自然》、《人性與行為》、《確定性的追求》等。
實用主義視經驗為世界的基礎,但它不把經驗歸結為感性知覺,而是把經驗理解為經驗中所感受到的一切(杜威語),即理解為意識的任何內容或“意識流”(詹姆士語)。它認為,人們的經驗從來不是什么確定的東西,而認識的一切客體是由人們的認識能力在解決生活任務的過程中所形成的。實用主義哲學的中心觀點是所謂按真理的實際效用確定真理意義的皮爾士原則。皮爾士認為,觀念、概念和理論的意義就是它們對人們的經驗和行動所起的作用。詹姆士也提出,真理就是對確定或滿足人們的興趣、注意、信仰有用的東西。簡言之,有用就是真理,無用便是謬誤。在實用主義看來,思維、觀念、概念和理論都不過是人用以適應環境以便使行為獲得成效的一些工具或手段。實用主義否認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他們斷言人性決定社會,天才人物創造歷史,他們鼓吹階級合作,反對暴力革命。實用主義者都反對、歪曲和污蔑馬克思主義,其中特別是胡克,他著意發展了實用主義的反馬克思主義內容。他的大部分著作是“批判”馬克思主義的,如他的《理性、社會神話與民主》、《馬克思與馬克思主義者:含糊的遺產》、《革命,改造和社會正義》等著作。他聲稱只有拋棄辯證法才有助于清晰地思維,他污蔑歷史唯物主義是神秘的理性主義與淺薄的經驗主義結合的怪胎。他一再宣稱馬克思主義已經破產,但歷史表明,真正破產的不是馬克思主義,而是實用主義。
上一篇:官渡之戰
下一篇:實證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