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十七世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領袖,獨立派的主要領導人。1599年4月25日出生在英國亨丁頓郡一個世代享有封建特權的鄉紳世家。讀小學時受清教思想影響,十七歲進入有“清教保育院”之稱的钖德尼·蘇薩克斯學院學習,接受了更多的清教思想。1617年父親病故,輟學返里經營田產。1628年被選為亨丁頓自治鎮代表,出席查理一世的第三屆國會,開始登上政治舞臺。查理一世實行無國會統治時期,克倫威爾遷居到劍橋郡,成為該郡的知名紳士。1640年,國王為籌集戰費不得不重新召開國會時,克倫威爾被劍橋郡選為短期國會和長期國會的議員,并同皮姆和漢普頓等人組成國會中激進派的領導集團,向封建王權展開英勇斗爭。在歷時八年的兩次內戰中,克倫威爾軍功卓著。第一次內戰剛開始時,由于長老派掌握國會實權,一心想和國王妥協,貽誤了許多戰機,使國會軍屢遭失利,陷于被動境地。就在這時,克倫威爾組織和領導了一支英勇善戰的騎兵隊。這支騎兵隊都由信仰清教、忠于革命的自耕農組成,紀律嚴格,戰斗力很強。1643年接連打了三個勝仗,使克倫威爾一下子成為全國注目的人物。1644年7月,馬斯頓草原大捷,斃俘王軍五千多人,從而扭轉了整個戰局。1645年1月,下院授權他建立一支二萬多人的“新模范軍”。6月,這支軍隊在納斯比戰役中摧毀了王軍主力,取得了第一次內戰的輝煌勝利。但由于革命陣營中的平等派士兵和獨立派軍官的矛盾日趨尖銳,已被俘虜的查理一世于1847年11月逃跑,從而導致了第二次內戰??藗愅柭摵掀降扰?,揮師北上,嚴懲王黨分子。1648年8月,以劣勢兵力取得普雷斯頓戰役的勝利。然后乘勝追擊,直搗蘇格蘭首府愛丁堡,再次俘虜了國王。在全國人民的要求下,由克倫威爾參加的特別最高法庭對國王進行了公開審判。1649年1月31日,查理一世被推上斷頭臺。5月19日,宣布成立英吉利共和國。作為資產階級革命家的克倫威爾達到了他的事業的光輝頂點。
共和國時期,行政權名義上是由國會選出的國務會議行使,實際上是掌握在以克倫威爾為首的獨立派軍官手中。他們推行的內外政策,給大資產階級、新貴族和高級軍官帶來了極大利益,而廣大勞動群眾則沒有得到什么好處。平等派士兵和掘土派農民紛紛起來反抗,都被克倫威爾鎮壓在血泊之中。克倫威爾還同荷蘭爭霸,頒布了《航海條例》;對愛爾蘭進行殘酷的三年(1649-1651年)征討,殺死了愛爾蘭約半數人口,搶占了愛爾蘭三分之二的土地。他把這些土地分給手下的軍官,出售給大土地所有者,克倫威爾自己也侵占了一千英畝好地。1653年4月,克倫威爾為了實現其獨裁野心,解散了長期國會;12月又登上護國主的寶座,成為英國的無冕之王。此后,他繼續鎮壓人民和王黨復辟活動,推行有利于大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內外政策。1658年9月30日,在護國政體危機四伏之際,克倫威爾病死于倫敦。
上一篇:光緒帝
下一篇:克倫斯基,亞歷山大·費多羅維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