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青(1916—1978),當代著名作家。原名劉蘊華,陜西省吳堡縣人。青少年時期就開始投身革命活動,1938年赴延安從事文化工作。1942年參加延邊文藝整風。1947年創作以陜北抗日根據地農村變工互助為題材的長篇小說《種谷記》。1951年創作反映陜北農民英勇支前的長篇小說《銅墻鐵壁》。建國初期,柳青曾任《中國青年報》編委、副刊主編。1952年,任中共長安縣委副書記,帶全家離開北京到長安縣皇甫村落戶,在這里生活了十二年,1959年完成了反映我國農村社會變革的長篇小說《創業史》,1960年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逝世前改定《創業史》第二部。長篇小說《創業史》是柳青文學創作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是我國社會主義文學創作的重要收獲之一。這部史詩性的著作以它氣勢的磅礴,描寫的細膩,思想的深邃,對人物性格的生動刻畫,特別是對具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新型農民形象——梁生寶的塑造,贏得了廣泛的重視和贊揚。
《創業史》的故事發生在1953年春天到秋天。小說圍繞“創業”問題,以梁生寶互助組建立、鞏固、發展為線索,對蛤蟆灘這個小村莊發生的激烈復雜的斗爭作出了生動而深刻的描繪。作品通過梁生寶和團結在他周圍的農民的斗爭來表現農民的革命意志和歷史趨勢,從而深刻揭示了農村社會主義革命產生的時代的、社會的、階級的根源。《創業史》沒有驚心動魄的事件和曲折離奇的情節,它的深刻、豐富的思想內容是借助于眾多的豐滿的藝術形象體現出來的。這些人物形象有血有肉,栩栩如生。梁生寶是作者塑造的當代農民英雄的典型,是一個開創性的人物。小說通過許多的典型的情節和細節,生動地刻劃了梁生寶的性格。他是一個普通農民,卻有著比普通農民更高的思想境界。為了使廣大農民擺脫貧困,走合作化道路,他朝氣蓬勃,踏實肯干,克己奉公,富于自我犧牲精神。他是一個青年,但不象有的年輕農民那樣簡單浮躁,鋒芒畢露。特殊的生活環境和高度的責任感,使他行為謹慎,老成持重,因而更加為群眾所信任。作品通過“買稻種”、“進山割竹”等篇章,生動地描寫了梁生寶這一性格特征。梁三老漢也是當代文學人物畫廊里不可多得的典型性很高的藝術形象。小說將這一具有小私有者本能和經歷、一生困苦折磨的老農民,在社會主義革命激流中心靈世界的矛盾和復雜性,寫得十分生動、逼真。作品中的其它人物形象也都寫得比較成功。
《創業史》是具有柳青獨具風格的成功之作,它在藝術上顯示出作者創作風格的日趨成熟。整個作品,表現出渾厚而恢宏、深沉而熱烈、細密而遒勁的獨特風格。這部作品藝術構思深邃宏大,具有史詩的特點和規模。小說人物描寫筆觸細膩,具有震撼人心的藝術力量。小說不僅在鮮明的歷史背景下,抓住重大歷史變動和人物生活史上的轉折點來描寫人物,而且還善于通過對典型細節的細膩描寫與心理分析相結合來突出人物性格的特點。小說在解剖人物心理和故事敘述中,還常常穿插著作家的直接抒情和發人深思的哲理性的議論。作品描寫農民的風俗習慣,人物衣著、語言、行動、心理狀態都十分逼真,顯示出濃郁的鄉土氣息和地方色彩,增強了小說的感染力,使讀者感到真實、親切、引人入勝。
上一篇:柳永
下一篇:格拉古兄弟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