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信子的種球和水仙相仿,也可水養,花色艷麗,香氣清雅,故別名洋水仙、五色水仙。
風信子是百合科風信子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鱗莖球形,葉肥厚,披針形。頂生總狀花序,花莛粗壯,莛高20~25厘米,上部密生20朵左右的小花。花基部筒狀,上部四裂,反卷,像小鐘或小喇叭,有深淺不同的玫紅、黃、白、藍、紫各色,芳香襲人,花期3~4月,蒴果。
【養】
風信子原產歐洲、非洲南部及小亞細亞一帶。風信子喜涼爽、空氣濕潤、陽光充足的環境。較耐寒,喜肥,宜在排水良好、肥沃的沙壤中生長。夏季炎熱時,莖葉枯黃,進入休眠。
通常用分植鱗莖繁殖。母球栽植1年后分生1~2個子球,子球繁殖后3年開花。用種子繁殖5~6年才能開花。若要產生更多的子球,可在休眠期將母球底部割傷成十字形,深度達球根中部,埋入沙中2~3周,待傷口愈合,取出栽于土中,夏末,母球割傷部分即生出許多小球。此種小球暫不分離母體,培養1年后挖出,干燥后分開種在苗床內,3~4年即可開花。風信子夏季休眠,秋季生根,早春新芽出土,3月開花,5月蒴果成熟,6月植株枯萎。然后挖出鱗莖,經風干貯存在通風的地方。鱗莖在貯藏期間進行花芽分化,分化溫度20~28℃,分化時間30天左右,花芽分化到伸長生長前要有60天的13℃的低溫階段。
風信子可地栽、盆栽、水養。地栽于秋季10月進行,要施足基肥,栽培深度10~12厘米,株行距12~15厘米。冬季及開花前、后,還應各施追肥1次。盆栽促成栽培,可于9月每盆栽種3~4個球,覆土不宜過深,然后澆水,放在陽光下,保持盆土濕潤,11月移入溫室,催花室溫不可超過5~10℃,春季開花。水養,要選大而充實的鱗莖,一般用特制的玻璃瓶,瓶口呈杯狀,正好將鱗莖穩妥地放在上面,用廣口瓶也可以,僅基部少許浸于水中。先把瓶子放在冷涼陰暗處,一個月左右,基部發根,上部開始抽花莖后,再將瓶子移至日光下培養,在18℃條件下,約兩個月可開花。要3~4天換水1次。花后的鱗莖可種在土壤中養護。
【賞】
風信子和水仙、郁金香都屬百合科中姊妹花卉,潔白的球莖,碧綠的葉片,鮮艷的花朵,受到人們的喜愛。荷蘭栽培最盛,荷蘭每年4月各地都舉辦風信子花會。我國著名詩人郭沫若寫有贊美風信子的詩:
叫我們為“洋水仙”,太不講理,
我們決定提出嚴重的抗議。
入中國國籍已經有了多少年,
為什么還要加上一個“洋”字?
中國的同胞呵,中國的老鄉,
從今后請不要再喊什么“洋”!
我們的花多,五色而有清香,
要為社會主義的春天開放。
【用】
風信子花期早,花姿優美,花色艷麗,并具芳香,植株低矮而整齊,是春季布置花壇、花境及草坪邊緣的優良球根花卉,形成極美麗的景觀,也可盆栽、水養或做切花觀賞。
上一篇:鐵樹百科,鐵樹寓意,鐵樹賞析
下一篇:馬蹄蓮百科,馬蹄蓮寓意,馬蹄蓮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