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刺梅,其枝上密生褐色硬刺,綠色小花不引人注目,但花序的總苞片呈非常美麗的大紅色,而常被人們誤認為花瓣,苞片形狀如梅花,故名。虎刺梅枝干灰褐色如鐵,苞片花似海棠,也稱鐵海棠;虎刺梅枝上有刺,枝干上葉柄、花柄留下的點點痕跡如鱗甲,像傳說中的吉祥動物麒麟,而叫麒麟花、麒麟刺;其花枝干上多刺,性耐旱有液汁,如仙人掌,但多葉,又稱葉仙人掌;虎刺梅多刺,又在圣誕節期間開花,外國朋友叫它“圣誕刺”。
虎刺梅為大戟科大戟屬多刺直立攀援灌木。高可達1米。嫩莖粗,富韌性。葉通常著生在嫩莖上,倒卵形或矩圓狀匙形,黃綠色,先端渾圓而有小突尖,基部狹楔形。聚傘花序兩個,生于枝頂,排成具長柄的二歧狀復聚傘花序;花綠色,總苞鮮紅,闊卵形或腎形,長期不落,每朵花開20天左右。花期11月~5月。蒴果,扁圓形。
【養】
虎刺梅原產熱帶非洲馬達加斯加島,耐高溫,不耐寒,適宜生長溫度20~25℃。喜陽光,陽光充足時,苞色鮮艷,光照不足時,苞色黯淡;長期蔽蔭,則只長葉子,不開花。干旱時葉子脫落,但莖枝不萎。如果土壤濕度過大,則生長不良,甚至腐爛死亡。一年四季都能開花。莖及葉分泌的乳汁有毒,接觸后可使皮膚紅腫、奇癢。我國廣東、廣西、云南等地可露地栽培,其他地區多為盆栽。
用扦插繁殖。四季都可扦插,五六月扦插最好,取充實成熟的莖段,剪成7~8厘米作插穗,將插穗放在陰處晾干,使漿汁凝固,或插在草木灰中,使汁液被吸干,然后進行扦插。扦插在沙土中,插深3~4厘米,使其潮潤不過濕,約1個月后可生根,生根后以單株或3株種在花盆中。
虎刺梅生長勢強,栽培簡單。用沙質壤土加礱糠灰作培養土。澆水量要控制,保持盆土稍干為宜。只有在夏季溫度高時才可多澆水,切不可澆大水,積水易爛根、落花。肥料不必多施,每年春季施薄肥2~3次,秋季少施肥。10月移進溫室,宜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陽光足,溫度高,才能多開花。冬季溫室室溫保持15℃,如果溫度過低,則葉片脫落,進入休眠狀態。休眠期間,土壤應保持干燥,見干時澆些水。虎刺梅枝條不宜分枝,盆栽的可適當修剪;以促進多長枝多開花。幼苗每年換盆1次,大株2~3年換盆1次。
【賞】
虎刺梅莖枝奇特,綠葉叢生,冬季開花,花形美麗,顏色鮮艷,適宜盆栽,裝飾居室。虎刺梅生長緩慢,新枝每年生長10~15厘米,壽命長,能活幾十年,莖富韌性,可塑造扇形、圓球形等形狀的盆景。虎刺梅在嚴寒的冬季開花,室外銀雪飄舞,室內金色繁花競放,給人以鼓舞和力量,受到人們的喜愛。
筆者在2000年1月15日《中國花卉報》上發表一首《虎刺梅》詩:
干褐刺密花如梅,枝條柔韌造型美。
酷暑長枝葉碧綠,嚴冬落葉花新春。
真花朵小色綠黃,苞片更比真花強。
朵朵小花似紅傘,一片彩霞布滿天。
虎刺梅花愛奉獻,陽光充足花鮮艷。
微水薄肥生長旺,銀雪飛舞花怒放。
【用】
虎刺梅可入藥,有解毒消腫、涼血止血的功效,可治跌打損傷及瘡腫,葉子外用可拔除扎入皮肉的竹木刺。
上一篇:薔薇百科,薔薇寓意,薔薇賞析
下一篇:蠟梅百科,蠟梅寓意,蠟梅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