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英國“憤怒的青年”*劇作家。其父是俄國難民,母親是匈牙利人。他在一所公立學校就學,畢業(yè)后在一個家具制造企業(yè)學徒。后來當過書商助手、農場工人、搬運工人、糕餅師,在一家電影技術學校學習過,還參加過皇家空軍。早期三個劇本《雞湯加大麥》(一譯《大麥雞湯》1957)、《根》(1959)、《漫談耶路撒冷》(1960),最初在考文垂貝爾格萊德劇院上演。后在倫敦演出,產生較大的反響。1960年威斯克將這3個劇本匯編成一冊出版,名《威斯克三部曲》。60年代初,他和別人創(chuàng)辦了一個旨在提高工人群眾文藝欣賞能力的組織“第42中心”*。他另外一些劇本有《廚房》(1962)、《每分菜都有土豆片》(1962)、《四季》(1965)、《他們自己的和金城》(1965)、《婚禮喜筵》(1973)等。威斯克的劇本多反映底層青年的不滿情緒,風格平實而富于幽默感。
上一篇:威廉斯,田納西作品分析
下一篇:孔德作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