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
吳承恩
吳承恩(1500?—1582?),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淮安山陽(今江蘇省淮安市)人,明代著名小說家。吳承恩的曾祖父、祖父都是讀書人,任過縣學的訓導、教諭,到了父親這一輩,由于家境貧困,當起了小商人。盡管如此,吳家卻不失讀書的傳統。吳承恩從小就很聰明,博覽群書,做詩文下筆立成,少年得志,名滿鄉里。但成年后的吳承恩卻科場失意,長期過著賣文為生的清貧生活,這使他比較容易接受當時廣大人民的思想感情。他酷愛野史奇聞,并借助神話傳說,寄托了自己對腐朽專制統治的憤懣之情。所著詩文大都佚失,除《西游記》外,后人編訂有《射陽先生存稿》。
《西游記》共100回。作者為了寄托掃蕩邪惡的理想和對現實的憤慨,選擇了民間傳說的唐僧取經故事,精心地進行藝術再創造。在主題思想上,他淡化了取經故事的宗教色彩,將弘揚佛法的宣傳改造成了具有現實內容和時代色彩的神話小說;在人物處理上,把唐僧降到次要地位,把體現人民理想與精神的孫悟空提升為中心人物;在形象塑造上,克服了民間傳說偏重敘述故事,缺乏性格刻畫的不足,描繪出了像悟空、八戒等生動鮮明的藝術形象。在中國小說史上,《西游記》是民間集體創作向文人創作過渡的橋梁。
《西游記》是古代長篇小說浪漫主義的高峰,開辟了神魔長篇章回小說的新門類。書中將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諷刺同嚴肅的批判巧妙地結合,直接影響著諷刺小說的發展。《西游記》在世界文學史上,也是令人矚目的浪漫主義杰作。《美國大百科全書》認為它“是一部具有豐富內容和光輝思想的神話小說”,《法國大百科全書》說:“全書故事的描寫充滿幽默和風趣,給讀者以濃厚的趣味。”從19世紀開始,它就被譯為日、英、法、德、俄等十來種文字流行世界。
在遙遠的古代,東勝神州海外傲來國海中有一座花果山,山上一塊仙石受太陽、月亮精華的孕育,變成了一只猴子。一個炎熱天,這只石猴同一群猴子在山中避暑,無意間發現了一股飛瀑從山頂流下。眾猴說:“誰能從這瀑布中鉆進去看個究竟,我們就拜他為王。”石猴自告奮勇,鉆入飛瀑,發現里面是一個寬敞、幽靜的名叫“水簾洞”的石洞。眾猴跟著都來到了清涼的水簾洞,一齊拜石猴為王,稱他美猴王。過了很多年,美猴王為求長生不死,離開花果山遠游。在海上漂泊了八九年后,來到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菩提祖師收他為徒弟,賜名孫悟空。在這里,孫悟空學得了七十二種變化和一個跟頭可以翻十萬八千里的本事。功夫學成,孫悟空便回到花果山。為操練群猴,悟空使起法術,將傲來國的兵器移到了花果山,山中的妖、獸全受悟空的統領。后來,悟空入東海龍宮借寶,討得了天河定底神針鐵,即重達13500斤的如意金箍棒。不久,又大鬧地府,在生死簿上涂掉了所有猴子的名字。東海龍王和閻王表奏玉帝,請捉拿妖猴。玉帝采納太白金星的建議,召孫悟空上天宮當了專管養馬的弼馬溫。事后,悟空發現這是個很卑微的官職,知道受了愚弄,氣憤地返回了花果山水簾洞,樹立了“齊天大圣”的旗幟。玉帝命托塔李天王和哪吒太子來捉悟空,結果被悟空打得大敗。玉帝無奈,只好承認“齊天大圣”的名號,命令孫悟空到天宮管理蟠桃園。
在蟠桃園中,悟空聽小頭目講蟠桃是仙桃,六千年一熟,吃了會體健身輕,長生不老。孫悟空知道后開心極了,便偷吃光了園中大桃。過后不久,王母娘娘要開蟠桃會,但并沒有請他,悟空心中十分惱恨。到蟠桃會這天,他騙走了赤腳大仙,自己冒充成赤腳大仙來到蟠桃會。他喝光了宴會用的仙酒,接著闖入太上老君的丹房,吃盡了葫蘆內的金丹,然后回到了水簾洞。玉帝對孫悟空擾亂蟠桃會非常惱恨,命令四大天王、托塔李天王和哪吒太子去捉拿悟空,10萬天兵被悟空打得大敗。玉帝又派二郎神來戰孫悟空。他們打得難解難分,正在這時,太上老君拋下金剛圈擊中悟空,方才將他捉拿。玉帝傳旨處死悟空,但因他吃過太上老君的仙丹,任憑刀砍斧剁,雷打火燒,皆毫不奏效。太上老君見狀,稟告玉帝道:“這猴子吃了我的仙丹,不如讓我領去,將他放在八卦爐中用文武火燒煉,既可煉出丹來,又可將他化為灰燼。”玉帝答應了,于是太上老君將悟空放進了八卦爐中,經過49天燒煉,太上老君以為悟空已死,沒想到悟空不僅還活著,反而煉就了一雙火眼金睛。悟空跳出丹爐,揮動金箍棒胡劈亂打,整個天宮亂作一團。玉帝束手無策,求助西天如來。悟空對如來說:“玉帝不把天宮讓給我,定叫他永不太平!”但孫悟空終究敵不過佛法無邊的如來,一路筋斗云卻翻不出如來的佛掌。如來將五指化為大山,壓住悟空。孫悟空被壓在五指山下,饑吃鐵丸,渴飲銅汁,苦度了500年。
五百年后,如來佛派觀音菩薩尋找信徒去西天取經,以使佛法永傳東土。海州陳光蕊考中狀元,上任途中被惡人害死,其妻產下一子,被金山寺長老法明和尚救下,起名江流,受戒后法名玄奘。涇河龍王私改雨量,觸犯天條,魏征夢斬老龍。太宗魂入陰司對證,還魂后大赦天下,并修建水陸大會,眾人推舉陳玄奘主持法事。觀音菩薩顯形,點化玄奘去西天取經,太宗封其為“御弟圣僧”,賜號為“三藏”。
唐僧西行,行至兩界山,收悟空為徒。唐僧怕悟空不服管教,騙他戴上了觀音送來的緊箍咒。師徒二人行至鷹愁澗,悟空收服了惡龍,將其變為唐僧坐騎白龍馬。在觀音禪院,孫悟空降伏了偷走師父袈裟的黑風怪。在高老莊,孫悟空收服了因調戲嫦娥被貶下界的天篷大元帥,唐僧為其賜號八戒。三人途經流沙河,收服河中妖怪,唐僧賜號沙和尚。
師徒來到萬壽山莊,悟空偷了人參果,被山莊童子辱罵,悟空便將人參樹弄倒,鎮元子將唐僧師徒抓住。悟空只好請來觀音,將樹救活。在一處險峻的深山老林里,山中的白骨精聽說吃唐僧肉可以長生不老,青春永駐,就先后變作美女、老婦、老翁迷惑唐僧,都被悟空識破,將白骨精打死。唐僧卻不辨真偽,趕走孫悟空。不久,唐僧誤入妖穴,和沙僧一起被黃袍怪擒住,八戒來到花果山,勸回悟空,救出師父。
蓮花洞金角大王、銀角大王依仗有葫蘆、寶劍等法寶,準備捉住唐僧,吃他的肉。悟空與他們斗智斗勇,竊得寶物;太上老君趕來,將二妖收走。三年前,烏雞國國王被一道士推入御花園井中淹死,他托夢給唐僧,唐僧派八戒下井,將國王尸身背出。悟空向太上老君要來還魂丹,救活了國王。牛魔王之子紅孩兒懾走唐僧,并用三昧真火擊敗悟空,觀音菩薩駕臨,降服了紅孩兒。車遲國國王敬道滅佛,僧人都被罰做苦工,悟空與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斗法,一一擊敗了他們。
蓮花池內金魚成精,每年在通天河吃一對童男童女,悟空請來觀音,將妖怪收服回南海。太上老君的坐騎青牛偷來老君的金剛琢下界作亂,悟空請來托塔天王父子、火神、水伯和十八羅漢助戰,都沒有戰勝,后來請到太上老君,才把青牛收服。西涼女兒國國王欲招唐僧做夫婿,孫悟空讓唐僧假裝同意,賺取了關文,不料唐僧卻被琵琶洞蝎子精捉去。觀音讓悟空請來天神昴日星宮,化作大雄雞,嚇死了妖怪。悟空打死攔路強盜,唐僧一氣之下又趕走了他。六耳獼猴趁機變作假悟空,搶走包裹和關文,想要去西天騙取真經。悟空與假悟空一番爭斗,菩薩、玉帝等人都分不出真假,如來佛說出真相,悟空一棒打死獼猴精。
唐僧師徒被阻火焰山,悟空欲向鐵扇公主借芭蕉扇撲滅火焰,鐵扇公主因為兒子紅孩兒曾被悟空降伏,懷恨在心,不肯借扇。悟空與鐵扇公主、牛魔王多次斗法,均未獲勝,最后借助天兵天將降伏二怪,悟空扇滅大火,師徒繼續西行。在祭賽國,悟空打敗了龍王駙馬九頭蟲;在朱紫國打敗了觀音坐騎變成的妖怪;在盤絲洞打敗了蜘蛛精;在獅駝山降伏了青獅、白象、大鵬三怪。壽星坐騎白鹿變成國丈,迷惑國王取一千一百一十一個小兒的心肝做藥引子,悟空戳穿其詭計,壽星收回白鹿。
陷空山無底洞中的老鼠精變成女子,搶走唐僧,逼迫其成親。悟空發現老鼠精是托塔李天王的義女,于是告上天庭,李天王將老鼠精押回發落。滅法國國王殺僧成癮,已殺掉九千九百九十六個和尚,悟空施展法術,將國王后妃及文武大臣的頭發全部剃光,國王悔悟,表示不再屠殺和尚。隱霧山連環洞豹子精擋路,悟空變成瞌睡蟲將其睡倒,八戒一耙將其打死。
鳳仙郡連年干旱,郡官張榜祈雨。悟空看干旱原因之后便勸郡侯向善,又找來雷、電、雨諸神,終于天降甘霖。在天竺國玉華城,悟空三人收三名王子為徒,虎口洞黃獅怪偷走三人武器,悟空得知黃獅怪是太乙天尊座下獅子所變,便請來天尊收服獅怪。在金平府,唐僧夜晚觀燈,被玄英洞三個犀牛精抓走,天上四位星宿趕來,擒住三怪。在天竺國,玉兔變成的假公主拋繡球打中唐僧,悟空識破真相,與太陰星君一道擒獲玉兔,救回了真公主。
一行四人歷盡千辛萬苦,終于來到靈山雷音寺,拜見了如來。誰知阿儺、迦葉二人因唐僧未送禮物,只給他們拿來無字經書。最后,師徒獻上紫金缽,這才取回三十五部五千零四十八卷真經。觀音菩薩見唐僧九九八十一難尚缺一難,就再生一難:通天河老黿因唐僧忘記所托之事,將四人掀翻河中。
劫難已了,唐僧師徒護送佛經到達大唐首都長安,受到君臣熱烈歡迎。大功告成四人返回西天,唐僧被封為旃檀功德佛,孫悟空被封為斗戰勝佛,豬八戒被封為凈壇使者,沙僧被封為金身羅漢,白龍馬加升為八部天龍馬。
上一篇:《《荷馬史詩》》主要內容介紹,《《荷馬史詩》》讀后感
下一篇:《《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主要內容介紹,《《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