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場現(xiàn)形記》
李寶嘉
李寶嘉(1867—1906),晚清小說家,又名寶凱,字伯元,別號南亭亭長,筆名游戲主人、謳歌變俗人、南亭長者等。祖籍江蘇武進(今江蘇省常州市),三歲喪父,隨伯父在山東度過少年,后返回常州。李寶嘉擅長八股詩賦,能書畫刻,多才多藝,早年曾考取第一名秀才,后來科舉連連受挫。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李寶嘉到上海受聘為外商所辦《指南報》主編。第二年五月創(chuàng)辦《游戲報》,1901年創(chuàng)辦《世界繁華報》,連載所著《庚子國變彈詞》及《官場現(xiàn)形記》。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受商務(wù)印書館所聘,主編《繡像小說》半月刊,連載所著《文明小史》。光緒卅二年(1906年)死于癆病。
李寶嘉的作品有《官場現(xiàn)形記》、《文明小史》、《中國現(xiàn)在記》、《活地獄》、《海天鴻雪記》以及《庚子國變彈詞》等,為晚清譴責(zé)小說的代表作家。
江西代理巡撫何某,綽號“荷包”,其三弟綽號“三荷包”。“荷包”生平只愛錢,是個無底的錢包,有多少裝多少。兩個“荷包”因為分贓不均,兜出許多賣官鬻爵的舊賬。“三荷包”帶著賣官所得的萬兩銀子到處行賄,最終買得山東膠州知州之職。到任后,千方百計巴結(jié)山東巡撫。外國人勸山東巡撫做生意,候補通判陶子堯便趁機大講“整頓商務(wù)”,因此得到巡撫賞識,被派往上海購買機器。陶到上海后,被騙子魏翩仞、買辦仇五科、妓女新嫂嫂三番五次捉弄,狼狽不堪。幸虧得到山東試用府周因從中幫忙,才算了結(jié)。
周因得陶謝禮,前往浙江。因與浙江巡撫劉中丞舊交,受委托幫辦文案,兼辦洋務(wù),與另一文案戴大理鉤心斗角,互相拆臺。浙東嚴州一帶土匪作亂,地方告急。上司便委派胡統(tǒng)領(lǐng)帶著周因等人前往剿捕。官兵上下極端腐敗,不戰(zhàn)土匪,卻騷擾民眾,做了很多壞事,但是上自中丞,下至幕僚,個個立功受賞。御史參劾劉中丞,兩名欽差來浙江巡查。副欽差傅理堂不辦公事卻打著廉明的旗號,暗地里賣官斂財。
浙江糧道賈筱芝通過傅巡撫的心腹湯升,用六千兩銀子買得一個密保,升任河南按察使。他的長子賈潤孫便趁黃河決口之機,謀得河工總辦之職,賺足了錢,帶著十萬兩銀子進京謀職,先后結(jié)識了錢席掌柜黃胖姑、宗室博四爺、書鋪掌柜黑白果、開古董鋪的劉厚守、試用知府時彼仁,通過太監(jiān)黑大叔、內(nèi)閣大學(xué)士華中堂等權(quán)貴謀求放缺。后因戶部額外主事工博高、軍機徐中堂從中作梗,才未能辦成。
當(dāng)時的官場吏治腐敗,官員貪贓枉法,生活腐化。湖廣總督是一位旗人,名叫湍多歡,內(nèi)寵極多。原有十個姨太太,人稱“制臺衙門十美圖”,有個屬員又特地在上海買了兩個絕色女子送他,湖北人改稱為“十二金釵”。得寵的九姨太與十二姨太先后插手賣官撈錢,在場面上經(jīng)常惹亂子的唐二亂子,就是通過湍制臺的十二姨太,一夜之間變成了新委銀元局總辦。就連湍制臺的士女兒寶小姨也放手賣官。湍制臺奉旨進京,署理直隸總督。
湖北巡撫賈世文升署湖廣制臺。此人自稱生平有兩招絕技:一是畫梅花,一是寫字,其實什么也不會。他平日號令不常,起居無節(jié)。先后前來拜見他的好人互相牽扯,攪起官場許多污泥濁水。
北京派署理戶部尚書童子良來湖北清查財政。童欽差生平最討厭洋貨。無論什么東西,吃的、用的,凡帶一個“洋”字,他決計不肯接受,渾身上下不穿一點洋布、洋呢。其實,他這樣非常虛偽可笑,聽人說鴉片是洋煙,便摔掉煙燈、煙槍。家人拿來煙膏,說是云南土產(chǎn),結(jié)果一頓比平時多吃了三錢。做官要錢,專要銀子,不要洋錢、鐘表、燈火、香水、銀圓,凡與洋人有關(guān),一概不用。“守了幾十年”,萬萬不肯“失節(jié)”。銀子卻不能不要,出京之后,一路上撈到近一百萬兩。
江南制臺文明雖是在旗,卻酷慕維新,平時對下級極端傲慢粗暴,在洋人面前卻卑躬屈膝,諂媚迎合。治下的各級官員,一概如此。六合縣知縣梅仁,更是望風(fēng)承旨,處處巴結(jié)洋人,蒙文制臺格外垂青。槍炮制造廠總辦傅博萬,人稱傅二棒槌,因為隨同溫欽差出過洋,歸國后到處招搖宣傳,大得文制臺賞識。當(dāng)時的吏治已經(jīng)壞得不可收拾,一旦涉及洋人,更顯得腐敗不堪。湖南巡撫、山東巡撫,以至中堂、閣學(xué),上上下下,莫不如此。
上一篇:《《安娜·卡列尼娜》》主要內(nèi)容介紹,《《安娜·卡列尼娜》》讀后感
下一篇:《《家》》主要內(nèi)容介紹,《《家》》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