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篋亡書的解釋?三篋亡書的典故與出處
《漢書·張安世傳》:“上行幸河東,嘗亡篋,詔問莫能知,唯安世識之,具
其事。后購求得書,以相校無所遺
。”后以此典稱人讀書廣博,記憶
群。唐·羅隱《投湖南王大夫啟》:“三篋亡書,幸無漏略;一枝仙桂,嘗欲覬覦。”后漢·孔融《薦禰衡表》:“弘羊潛計,安世默識,以衡準之,誠不足怪。”南朝陳·江總《陶貞白先生集序》:“門人補輯,若逢遼東之本;好事研搜,如誦河西之篋。”
三篋亡書的解釋?三篋亡書的典故與出處
《漢書·張安世傳》:“上行幸河東,嘗亡篋,詔問莫能知,唯安世識之,具
其事。后購求得書,以相校無所遺
。”后以此典稱人讀書廣博,記憶
群。唐·羅隱《投湖南王大夫啟》:“三篋亡書,幸無漏略;一枝仙桂,嘗欲覬覦。”后漢·孔融《薦禰衡表》:“弘羊潛計,安世默識,以衡準之,誠不足怪。”南朝陳·江總《陶貞白先生集序》:“門人補輯,若逢遼東之本;好事研搜,如誦河西之篋。”
上一篇:三日繞梁的解釋?三日繞梁的典故與出處
下一篇:三絕的解釋?三絕的典故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