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說界革命始”——小說界革命
光緒二十八年十月(1902年11月),《新小說》雜志在日本橫濱創刊。梁啟超在《論小說與群治之關系》中,提出了“今日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說界革命始,欲新民,必自新小說始”的口號,這是“小說界革命”的開始。首先,梁啟超強調了小說對于社會改革和社會進步的積極作用,將其地位提高到經史、語錄、律例之上,打破了千百年來鄙薄小說的傳統偏見。其次,提倡小說界革命,將小說創作納入資本主義社會改革的軌道,并為小說作出新的分類,為新小說的創作題材揭示了廣泛而現實的內容范圍。第三,揭示了小說具有“淺而易解”、“樂而多趣”的藝術特點,分析了小說具有“支配人道”的“熏”、“浸”、“刺”、“提”四種藝術感染力量。用今天的眼光來看,梁啟超這篇吶喊“小說界革命”的文章,文勝于理,激情掩蓋了創造性的缺乏。他不僅對“群治”、“新民”、“新小說”等當年時尚語匯未及仔細說明,而且把小說推到了云端之中,讓其承擔了無法充當的社會角色。
上一篇:“人從哪里來,人到哪里去”——《毛猿》
下一篇:“前后同心八諫臣,朝陽丹鳳一齊鳴”——《鳴鳳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