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有何突出成就表現
《莊子》是莊子的代表作品,被奉為道家經典,該書也被稱為《南華真經》。
《莊子》分為內篇、外篇、雜篇三部分,原有五十二篇,不過,該版早已失傳。目前我們所見的《莊子》有三十三篇,是由西晉時期玄學家郭象整理而成,篇目章節的設置也不同于漢代。一般認為,內篇為莊子所寫,其內容大體代表了莊子的核心思想;外篇則由莊子的弟子們所寫,或者與莊子一同完成;雜篇,則是莊子學派或者后來的學者所寫,如《盜跖》《說劍》等,應該不是莊子學派的思想。
《齊物論》《逍遙游》等是內篇中最具代表性的文章。莊子提出了“天道無為”的想法,他認為世間萬物都在發生變化,認為“道”是“先天地生”的,從“道未始有封”。莊子提倡無用,認為大無用即為有用,在政治上反對一切社會制度,主張“無為而治”。莊子的文章結構奇特,看起來變化無端,常常突兀而來,一點兒都不嚴密,但思想卻能一線貫穿,句式也變化多樣,極富表現力,其超常的想象和變幻莫測的寓言故事,構成了《莊子》奇特的想象世界。
《莊子》的文章體制已脫離語錄體形式,是先秦散文發展到成熟階段的重要標志,可以說《莊子》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
上一篇:《小窗幽記》是一本什么樣的書
下一篇:《康熙字典》為何有巨大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