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社大典”是祭什么
古代將祭祀天、地的儀式稱為郊社大典。
祭天大典是古代最為隆重的祭典,通常在冬至日這天舉行,由皇帝親自主持儀式。人們認為一旦皇帝疏忽郊社大典,就會導致社會風氣的腐敗,可能造成王朝的滅亡。祭天大典可在都城南郊進行,北京南部的天壇建筑群就是因此而建。帝王也很鐘情于泰山祭天,泰通太,有大之意,即天下名山大川,天子均有權力祭祀。
祭地大典定于北郊,通常在夏至日舉行,由皇帝親去或派人主持祭祀儀式,企盼在帝王的統治下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最初儀式是在樹間空地的土丘上舉行,后來發展成在都城北郊用土筑壇,并演變成典章制度中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北京的地壇建筑群,也就是明清兩朝祭祀“皇地祇神”的地方,是我國歷史上被使用最久的一座地壇。
上一篇:“道臺”是官職名嗎
下一篇:“欽差大臣”有什么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