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文藝美學要略·論著·《論俗語》
但丁最重要的理論著述之一,寫于1304—1305年,是最早一部關于意大利語及其文體的著作。書中著重闡明了俗語的優越性和形成標準意大利語的必要性,對解決意大利民族語言和文學用語問題起了重大作用。
所謂俗語,指的是與當時僧侶、學者所通用的拉丁語或文言相對立的流行在意大利各地的地方語言。這種語言是嬰兒在開始能辨別語辭時,靠聽和說便從周圍的人們那里學到的習用語言。但丁認為,除了這種語言,有的民族還有第二種語言, 這種語言不是靠聽和說學來的,而是從語法規律學來的,要掌握這種語言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只有少數人才能熟悉這種語言。對當時的意大利人民來說,僧侶和學者使用的拉丁語已成為這第二種語言。但丁認為,在這兩種語言中,俗語是更高尚的,因為它是最初使用的,對于人們是自然的,它是勝過人為的拉丁語的。因此但丁主張瀝去俗語的“土俗氣”,保留其精華,加以提高和推廣,這樣不僅有利于意大利民族國家的統一,還可促使意大利文學接近社會現實和人民。可是,要形成理想的標準俗語即“光輝的俗語”,就要把各地區的俗語“放在篩子里去篩”,把不合標準的因素篩去,把合標準的“宏偉的字”留下。但丁用來形容他理想俗語的字眼除了“光輝的”之外,還有“基本的(或中心的)、宮廷的和法庭的”。他解釋說:意大利必須有高貴的俗語,猶如意大利的多民族必須統一,成為一個大家庭,有宮廷和全境的共同之家,有家庭之主的國王,有衡量公平尺度的法庭。后面三者的光輝“照亮”了意大利俗語,因此這“俗”也是“光輝”的了。但丁所理想的“光輝的俗語”是詩和特別適宜于詩的語言,這種語言的篩瀝是一種煞費匠心的辛苦工作。
《論俗語》除了論述語言問題外,也順帶講到詩的本質、詩的主題、風格等問題。指出“詩不是別的,而是寫得合乎韻律、講究修辭的虛構故事”,詩中“那些最偉大的主題……應該用最偉大的俗語加以處理”。但丁認為偉大的主題包括三項: “安全,愛情和美德”,即“武士的英勇,愛情的熱烈和意志的方向”,在闡述詩的主題時,但丁強調了優秀文藝作品的作用,指出它們能激蕩人心,使不愿的人愿意,使愿意的人不愿,從而認為作家比“國王、侯爵、公爵以及其他王公大人更出名。”
但丁關于詩的民族語言和詩的主題等看法,反映了新的時代要求,鮮明地露出了人文主義的端倪。但丁的《神曲》就是用意大利民族語言寫作的,他也因此贏得了意大利民族語言創始者的稱號。但是《論俗語》卻是用拉丁語寫的,正表明他身上還有舊的痕跡。
上一篇:外國文藝美學要略·論著·《論俄國中篇小說和果戈理的中篇小說》
下一篇:外國文藝美學要略·論著·《論古代和現代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