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文藝美學要略·學說·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
德國古典美學家黑格爾提出的著名命題。按黑格爾的哲學體系,整個真實界是一個以概念與存在、主觀精神與客觀精神的辯證統一為基礎的絕對理念。絕對理念也稱“絕對精神”或“心靈”。 絕對理念是最高的“真實”,它先于人類和自然界而存在。并且,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以及一切精神現象就是由絕對理念派生出來的,而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以及一切精神現象中也顯現著絕對理念。
在精神界,絕對理念顯現為藝術、宗教、哲學三個由低到高的不同層次。藝術是絕對理念自我認識的最低階段,其特點是這一階段中,絕對理念以感性形象來認識自己。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這一命題,就是由此推導出來。黑格爾指出: “理念要在外界實現自己,得到確定的現實的存在,即自然的或心靈的客觀存在。真,就它是真來說,也存在著。當真在它的這種外在存在中直接呈現于意識,而且它的概念是直接和它的外在現象處于統一體時,理念就不僅是真的,而且是美的了。美因此可以下這樣的定義:美就是理念的感性顯現?!睆囊陨峡梢钥闯?,黑格爾所講的理念,不是抽象的,而是概念和概念實在性的統一,是實現了的、展開了的概念。因此在黑格爾看來,任何東西只有作為理念的一種存在時,才有真實性。只有真正顯現理念的藝術作品,才是真實的和美的。所以,美與真是一回事。美本身必須是真的。但真與美又有所不同。作為思考對象的普遍性的理念,只有真,而不美。美則必須具備外在表現形式。
黑格爾認為,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 “有兩重因素”:首先是一種內容、目的、意蘊;其次是表現,即這種內容的現實與實在;第三,這兩方面是相互融貫的,外在的特殊因素顯現為內在因素的表現。這就是說,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這一命題包含下述內容:其一是講它的內容、目的、意蘊,是理念;其二是講,僅有理念內容還不夠,必須通過感性的形式顯現出來,即有“現外形”和“放光輝”的意思;其三是講上述兩個方面的有機統一,也就是理性與感性、內容與形式、一般與特殊的統一。黑格爾的“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這一命題,是基于他的頭足倒置的客觀唯心主義哲學體系提出來的。但他在闡釋這一命題過程中表現出來的辯證的、歷史的研究方法,應該予以足夠的重視。
上一篇:外國文藝美學要略·學說·美是活的形象
下一篇:外國文藝美學要略·學說·美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