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藝美學要略·人物·沈約
字休文,吳興武康(今浙江德清武康鎮)人,歷仕宋齊梁三代。
沈約長于文史,獎掖后進,又居高官,是齊梁時文壇的領袖。著有《晉書》、《宋書》和詩作一百三十余首,后人輯有《沈隱侯集》。《宋書·謝靈運傳》是一篇重要的文學論文。尚著有《四聲譜》,已佚。齊武帝永明末,沈約與周顒等創四聲、八病說,詩作注重聲律美,時號“永明體”。沈約在文學理論上的重大貢獻是提出了詩歌的聲律論。《宋書·謝靈運傳》說:“夫五色相宣,八音協暢,由乎玄黃律呂,各適物宜,欲使宮羽相變,低昂互節,若前有浮聲,則后須切響。一簡之內,音韻盡殊;兩句之中,輕重悉異。妙達此旨,始可言文。”他認為聲律美是詩文的必備條件,還自詡“自騷人以來,此秘未睹。”在此基礎上他提出做詩應注意四聲八病。四聲即:平、上、去、入;八病即:平頭、上尾、蜂腰、鶴膝、大韻、小韻、旁紐、正紐。聲律論的產生是我國音韻學的一個重要發展,對詩歌的新變也有重要意義,它促使詩人們自覺地注重聲律問題,推動了詩歌形式的進一步完美,為五古和七古向五律和七律發展準備了條件,沒有聲律論也就很難有唐代的律詩和絕句乃至宋詞。另一方面,四聲八病的煩瑣限制,也助長了某些詩人雕飾詞藻的形式主義的傾向。
上一篇:中國文藝美學要略·人物·沈德潛
下一篇:外國文藝美學要略·人物·潘諾夫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