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美學研究·文藝的民族性
指文藝反映民族的社會生活、文化傳統、生活方式、風俗習慣、心理素質以及語言等特點所形成的特色。文藝的民族性既表現在文藝作品的內容上,也表現在文藝作品的形式上;同時還表現在內容和形式統一所形成的總的風貌、格調上面。
文藝民族性的形成有兩個相互聯系的因素。首先是客觀因素,即民族生活。民族作為“人們在歷史上形成的一個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以及表現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質的穩定的共同體” (斯大林語), 不論其大小,都有只屬于自己而為別的民族所沒有的獨特性。正是民族的這種獨特性給文藝帶來了民族性。因為文藝的花朵是在民族生活的土壤上開放的,不同的民族生活土壤必然要開放出各具特色的民族文藝花朵。如別林斯基所說: “既然藝術,就其內容而言,是民族的歷史生活的表現,那末,這種生活對藝術自必有巨大的影響,它之于藝術有如燃油之于燈中的火,或者,更進一步,有如土壤之于它所培養的植物?!睘槭裁捶▏拿窀璩3J欠潘炼錆M激情的?為什么德國的民歌沉郁并帶有宗教味?為什么俄國的民歌更陰郁、深沉、有力?為什么中國的民歌更含蓄蘊藉、樸素自然?這就是因為在不同的民族生活中,這些民族歷史地形成的民族性格特征和心理素質各不相同的緣故。一般地說,法國人更活潑樂觀,德國人更喜沉思或更篤信宗教,俄國人更深沉頑強,中國人更內向質樸。而這種種不同反映到文藝上面,就形成了不同的民族特色。其次是主觀因素,即作家、藝術家的民族意識。作家、藝術家對他們的創作有巨大的影響。帶有民族意識的作家不能不在他們的作品中留下民族意識的烙印。文藝的民族性是與作家、藝術家的民族意識緊密相連的。果戈理說: “真正的民族性不在于描寫農婦的無袖長衣,而在于具有民族的精神。詩人甚至在描寫異幫的世界時,也可能有民族性,只要他是以自己民族氣質的眼睛、以全民族的眼睛去觀察它,只要他的感覺和他所說的話使他的同胞們覺得,仿佛正是他們自己這么感覺和這么說似的?!彼?, 一個作家、藝術家的作品是否具有民族性,關鍵是作家、藝術家對自己民族的熱愛。一個喪失了民族情感和民族意識的作家,無論他描寫什么,他的作品永遠不會具有民族性。
文藝的民族性是真正的作家、藝術家所追求的目標,也是一個民族文藝成熟的標志。這是因為:第一,文藝作品具有民族性,才能為本民族的讀者、觀眾所喜愛,帶有鮮明的民族特點的藝術品,內容是他們所關心的,形式是他們所熟悉的、喜聞樂見的,這就使他們感到親切并容易引起共鳴,從而樂于為他們所接受。第二,文藝作品具有民族性,才能獲得世界性。文藝的民族性與世界性是不矛盾的。越是富有民族性的作品,越能獲得世界各民族的注意和承認。 關于這一點,魯迅曾說過: “現在的文學也一樣,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為世界的,即為別國所注意?!濒斞高@里所說的地方色彩,其實就是指民族性。
上一篇:文藝美學研究·文藝的民族形式
下一篇:文藝美學研究·文藝的民族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