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文藝美學要略·流派·形式主義
指藝術創作中和文學批評中的忽視內容,割裂內容與形式的有機聯系、單純追求藝術表現形式的文藝理論及創作傾向。形式主義作為文學理論派別,是俄國文藝理論家維克多·什克洛夫斯基等人創立的。其理論上的代表,主要是以彼得堡為據點的“奧波亞茲”小組, (“奧波亞茲”為“詩歌語言理論研究會”俄文全稱的縮略語的漢譯形式)和以羅曼·雅各布森為首的莫斯科語言學派。因此,形式主義也可稱作俄國形式主義。
俄國形式主義認為,十九世紀后半葉以來流行的實證主義的文學研究形式是毫不足取的。俄國形式主義極力強調文學研究的獨立性。他們標榜,形式主義既不是一種審美論,也不是一種方法論,其特點“只在于試圖創立一種獨立的專門研究文學材料的文學科學”,他們認為首要的問題是研究文學區別于其他精神現象的材料上的特點。這一點也正如雅各布森所指出的,“文學科學的對象不是文學而是文學性,即那個使某一作品成為文學作品的東西”,亦即文學作品的語言、體裁、結構等“手段”。
形式主義認為文學的本質是它與其他事物的“差異”。這差異論的核心概念是所謂的“陌生化”。在這些理論家看來,藝術能夠更新我們對生活和經驗的感覺。比如,它能夠使實際生活中的那些似乎習慣或無意識的東西陌生化。如步行,已經成為習慣或無意識的東西,而舞蹈則是作為習慣或意識的步行的一種陌生化方式。詩歌等語言藝術實際上是實用語言經過藝術加工之后成為陌生化的新鮮的東西。照此看來,形式主義提出的陌生化的概念,主要是指形式的陌生化。也就是說,形式手段是實現陌生化的根本途徑。
形式主義還認為, “文學形式的變化不是由變化了的現實所決定的,而是由要更新文學的形式決定的。”文學的發展是一條形式變化的長鏈, “新的形式并不是為了表現新的內容,而是為了去取代已經失去了藝術性的舊形式”,文學的發展與社會的發展是不相干的,只取決于文學本身的結構式。在實際創作中,形式主義認為藝術家對現實的支配,與他對普通語言、公認的文學習慣與手段的支配是一樣的。在這一過程中,作家藝術家的主旨、題材的意義,以及作為背景的社會意識、觀念,都是微不足道的。雅各布森指出: “在本質上,我們所處理的不是思想而是語言事實”。
在形式主義美學思想中,內容這一概念是沒有意義的。美只能從形式來檢驗,即從構成美的個別因素和藝術作品形式之間的關系來檢驗。由唯美主義轉向形式主義的王爾德曾經直率地宣稱:真正的藝術家不是從感情到形式,而是從形式到思想和激情,他們從形式而且純粹從形式獲得靈感。其原因是形式乃事物的開端,形式既誕生感情,也消滅苦痛。形式主義一般重視語言研究(尤其對詩歌的研究),他們以不斷更新語言為標榜,鼓吹取消并破壞語言的傳統規范,打破傳統句法與正常韻律,用對自然界聲音的模擬、數學符號、化學公式、樂譜來寫詩,至于那些不連貫的、雜亂無章的名詞與原形動詞也可以拼湊起來,還可以不用連詞和標點來結構文學作品。
以上可以知道,形式主義美學重視文學形式如語言、技巧、手段等研究,并在這方面提出一些富有啟發性的見解,但它的哲學基礎是主觀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方法及結論上割裂藝術與生活、割裂文藝作品的內容與形式的關系,而企圖使文藝成為脫離生活、脫離人民的只供少數人孤芳自賞的“玩藝兒”“擺設”。形式主義文藝理論對現代結構主義、符號學文藝理論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創作實踐上對諸如立體主義、構成主義、達達主義、超現實主義、未來主義等等,都產生了一定影響。
上一篇:文藝審美分類創造·序曲
下一篇:文藝美學基本理論·形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