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美學基本理論·喜劇性格
在具有喜劇性的事件或藝術作品中,由于喜劇人物的性格之中存在著不相協調的內在矛盾結構,因而使人物的行為顯得滑稽可笑。喜劇人物所具有的這種充滿喜劇色彩的不相協調的矛盾性格征一般被稱之為喜劇性格。
喜劇創作離不開喜劇人物性格的塑造。歷史上許多理論家、藝術家對塑造喜劇性格及喜劇性格在喜劇性藝術中所發揮的獨特作用等問題,提出過有價值的見解。亞里士多德曾對喜劇性格做過分類,認為:“喜劇的性格分丑角性格、隱嘲者的性格和欺騙者的性格。”古典主義時期,喜劇人物的塑造缺乏個性特征,經常納入類型化的創作模式之中,使人物喜劇性格的表現受到限制。意大利十八世紀現實主義劇作家哥爾多尼擺脫了古典主義的窠臼,重視喜劇性格的塑造,將已往的即興喜劇革新改造為性格喜劇。在談喜劇人物的塑造時,哥爾多尼說: “我們要求主要人物性格有力,有獨創性,為大家所熟知。”后來,德國古典美學家黑格爾在《美學》一書中,對喜劇的本質及喜劇性格進行了哲學的分析: “喜劇的目的和人物性格絕對沒有實體性而卻含有矛盾,因此不能使自己實現。”在黑格爾看來,喜劇人物所認真追求的目的是渺小空虛的,它導致“目的本身和目的內容”之間的矛盾對立,顯示出自身的虛假性。到現代,柏格森從其生命哲學出發,認為喜劇沖突根源于事物的機械性與生命沖動流動變化的矛盾之中,而“僵硬、機械、心不在焉、不合社會,這四者都是相互溝通的,并且都是造成性格的滑稽的原料。”
喜劇沖突的產生從根本上講是源于一定社會歷史階段的矛盾沖突。它是社會矛盾的一種特殊的表現形式。喜劇將那些毫無價值的東西撕破給人看。喜劇性格則正是特定的社會矛盾沖突在人物內心世界的主觀表現形式。社會矛盾沖突內化凝聚為個別人物的性格特征,使其曲折復雜地折射著各種矛盾的對立沖突,因而具有了強烈的喜劇色彩。
喜劇性格特征,主要表現在人物行為過程中所呈現的內容與形式、動機與效果的不協調的矛盾狀態。這種不協調的矛盾性格組合產生強烈的喜劇效果——笑。塞萬提斯筆下的唐吉訶德,魯迅小說中的阿Q,莎士比亞戲劇中的福斯塔夫,這些世界著名的喜劇人物都具有內在本質與表現形式、主觀愿望與客觀效果之間不協調的矛盾性格特征,成為世界文學史上具有永久魅力的喜劇性格的典型。另外,具有喜劇性格的人物一般都具有幽默、詼諧、滑稽、荒涎的審美特點。
上一篇:文藝美學基本理論·喜劇沖突
下一篇:文藝美學基本理論·喜劇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