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張俊山
布萊克
我日夜干活,眼看柔情在我的錘下凝結成冷酷。
我依舊滿杯希望,別看我臉上掛滿了淚珠。
不愿捍衛真理的人,就會落入圈套,就會縛住自己的手腳,不由自主地去維護謬誤。
熱情不會冷卻,生活也不可能停下自己的腳步。
(薛菲 譯)
涵詠布萊克的《是非》,我們隱隱感到了詩人一身凜然正氣的獻身真理的熱情。
題目所謂的“是非”,即文中所指的“真理”和“謬誤”。那么,詩人在“是非”面前的態度是鮮明而決絕的:
我日夜干活,眼看柔情在我的錘下凝結成冷酷。
要為捍衛真理而斗爭,就不能有絲毫的怠惰和妥協。須知捍衛真理是神圣的事業,因此應如工人夜以繼日的勞作,用重錘去擊打那混在“真理”中的雜質。這種作風似乎是“冷酷”的,然而它正來自愛護“真理”的柔情。詩篇第一段就是這樣以形象化的筆墨表明了抒情主人公在“是非”中的堅定選擇。
然而生活中的事實并非總是“真理”戰勝“謬誤”。在許多情況下,捍衛真理的斗爭會遭遇挫折以至失敗。也許詩人已經有了這種痛苦的經驗,所以在第二段中才有“我臉上掛滿了淚珠”的一筆。但是,他并沒有因此而絕望。相反,“我依舊滿懷希望”,一位信念堅定、不屈不撓的真理衛士形象栩栩如生地挺立在我們面前。詩篇至此,抒情主人公的精神境界不是更加動人了嗎?
如果說詩篇前兩段是用形象描繪予人以啟迪的話,那么下面兩段則是以理性的訴說強調“捍衛真理”的必要和為“真理”而戰的光明前途。既然“不愿捍衛真理”就必然“維護謬誤”,在“是非”中不可能有模棱兩可的妥協余地,那么要想做一個正直的人,何去何從,不是不言而喻了嗎?同樣,既然“熱情不會冷卻,生活也不可能停下自己的腳步”,那么捍衛真理的事業最終是要勝利的。由于這二段把“捍衛真理”的主題又推進一層,詩篇也就獲得警誡性和鼓舞性,從而體現出更加昂揚的抒情格調。
一個不滿百字的短章,居然蘊涵著如此豐富的思想容量,而且寫來曲折有致,筆墨洗練而生動,也堪稱是精粹之作了。
上一篇:《是你在敲門》鑒賞
下一篇:《曉》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