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喜辰
陶然(香港)
縹縹渺渺,那聲音在空中滾動,越過大街小巷,化成真切的波動,漾到我耳中。
你那含笑的語調,從不可見的地方出發,你的神態卻鮮明地攫住了我的眼神。
陌生并不是重重關山,有了真誠引路,就會在摸索中找到捷徑。即使是相處短暫,也可以心靈相通。
聽吧!那縹縹渺渺的聲音,不是變得如此玲玲瓏瓏?
這是一曲對真誠和愛心的贊歌。作者選取“對話”這一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鏡頭,予以細微真切的描寫和刻畫,從而深刻地揭示了人際間需要真誠和愛心的真諦。
全詩從兩位陌生人談話寫起,進而描寫談話的語調、神態和情感。在交談進程中,由于憑籍“真誠引路”,使兩個人越過重重關山,克服種種障礙,通過細語交談,吐訴真情,逐漸達到彼此了解,最終心靈相通,原來縹縹渺渺、朦朧不清的話語,終究轉變為玲玲瓏瓏、真真切切的心聲。
真誠和愛心是人類文明的瑰寶,是革除社會積弊,締結人際友愛的紐帶。培育真誠和愛心是人類社會的共同愿望。作者通過對話的描寫,歌頌了真誠和愛心的潛在力量。
這則散文詩著重寫感覺。那聲波,那語調,那神態,都是“我”的耳聞目睹。這些所見所聞,又使“我”有所感——真誠,溝通了人們的心靈。文章的結尾,作者用反語句再一次調動讀者的聽覺:“聽吧,那縹縹渺渺的聲音,不是變得如此玲玲瓏瓏么?”這也正是“我”從對話之中所感受到的。
上一篇:《對楚王問》鑒賞
下一篇:《尋路的人》鑒賞